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拚音 JIXINGHUANONGXINGZHONGERYAN
别名 中医:脓耳,醇耳,风耳,耳风毒,耳漏,耳疳,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耳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致病菌直接侵入中耳引起的中耳粘膜及骨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范围包括鼓室、鼓窦、咽鼓管,并可延及乳突,引发急性乳突炎(acutemastoiditis)。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茵萄球菌和肺炎球菌。次为流感杆菌、大肠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和变形杆菌等。
中医病因 本病的形成,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上焦风热壅盛,与气血搏结于耳窍;或因风热表邪失治,内传肝胆.致肝胆火热内盛,循经上蒸,内外热毒搏结于耳窍,热盛肉腐,蚀肌腐膜,化生脓汁而成。
季节
地区
人群 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率每年约为2%一10%。
发病机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途径有三种: 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体炎等,炎症向咽鼓管蔓延,致咽鼓管口及管腔粘膜发生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进入中耳腔。急件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可通过咽鼓管并发本病。急性化脓中耳炎也可作为急性传染病的局部表现。在污水中游泳、不正确的咽鼓管吹张、擤鼻或鼻腔治疗,均可有导致细菌侵入中耳腔的可能。婴幼儿由于咽鼓管短、粗、平的特点,更易由咽鼓管引发此病。 2.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鼓室穿刺、鼓室置管,细菌可经此通路直接进入鼓室。 3.血行感染:少见。
中医病机
病理 根据病理变化的进展,本病可分三期。 1.感染期(早期):咽鼓管、鼓室、乳突粘膜及骨膜充血肿胀。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渗出,鼓室粘膜增厚,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多。鼓室内炎性渗出物聚集,致鼓室内液体增多,压力升高,鼓膜膨隆。 2.化脓期:随病变进展,鼓室内积液渐成脓性。随鼓室压力的增加,鼓膜外突,使鼓膜毛细血管受压,造成局部贫血及小静脉血栓形成。因血栓性静脉炎,使鼓膜局部坏死溃破,出现穿孔,脓液外泄。 3.恢复期或融合期(并发症期):鼓膜穿孔、脓液外泄时若治疗得当,局部引流通畅,炎症可逐渐消退。鼓膜恢复正常,部分穿孔可自行愈合。若治疗不当,或因致病菌毒力大强及患者抵抗力下降,化脓病变由鼓室波及乳突全部气房,又因充血肥厚的粘膜阻塞鼓窦入口,妨碍乳突充分引流。乳突气房内充满水肿肉芽性粘膜及脓性分泌物。由于乳突内压力增高,使气房骨隔及周围骨逐渐吸收,形成融合性乳突炎,并可向周围扩展引起并发症。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风热上壅
证候:病初起,耳内疼痛,胀闷闭塞感,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并见周身不适,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祈:①辨证:本证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期,以耳内疼痛胀闭,鼓膜潮红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风热邪毒与气血搏结于耳窍,致脉络痹阻,功能失司,故耳内疼痛,胀闷闭塞,听力减退。气血壅滞,故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全身所见为风热表证。
2.肝胆火热
证候:耳内剧痛,如钻如刺,鼓膜红肿外突,或已芽溃溢脓。全身并见发热,面部潮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渴欲饮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辨析:①辨证:以耳内剧痛,鼓膜红肿外突及穿溃溢脓为辨证要点。当鼓膜穿溃溢脓后,耳痛可迅速减轻。②病机:火热邪毒炽盛,灼腐肌膜酿脓,故耳内剧痛,鼓膜红肿。脓液蓄积于耳窍内,则鼓膜外突。热盛膜腐穿溃,则见脓液溢至外耳道。全身症状均由肝胆火热所致。
西医诊断标准 1.儿童多见,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擤鼻不当、游泳、跳水,病菌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可继发于鼓膜外伤。
2.耳痛、耳鸣、听力减退,患儿常哭闹不安、摇头、抓耳、发热、白细胞增高,鼓膜穿孔,流出分泌物后,全身症状减轻。
3.偶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腹泻或脑膜刺激症状。
4.鼓膜充血、膨隆,穿孔后分泌物搏动涌出,上鼓室病变可见松弛部穿孔,少数坏死型病例,鼓膜可出现大穿孔。
5.听力检查为传音性耳聋
6.经治疗后,如持续有发热、流脓、乳突压痛、剧烈头痛、恶心及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者,需作乳突X线摄片检查,排除急性乳突炎及颅内并发症。
西医诊断依据 骤起耳痛、发热和听力下降,鼓膜充血呈鲜红色,继之在紧张部中央或前下象限破溃出现跳动状溢脓,根据以上特点可明确诊断。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全身症状表现轻重下一。可有畏寒、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小儿症状较重,常有高热惊厥、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耳流脓一旦出现,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局部症状在早期表现为耳堵,随即耳痛。耳痛表现为耳深部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和牙放射。吞咽或咳嗽时耳痛加重。患儿可烦躁不安、哭闹,双手抓耳挠腮。有耳鸣和听力下降,但常被耳痛掩盖。至化脓期一旦鼓膜穿孔,则耳痛顿减。可见耳溢脓,初为血水样,后为粘脓。体温渐恢复至正常,若耳流脓后症状不缓解或缓解后发热及耳痛复又加重,则应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体检 1.耳镜检查: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鼓膜正常标志消失,鼓膜膨隆。鼓膜穿孔前,局部可出现小黄点。耳溢脓后,外耳道可见粘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擦净后由于鼓膜穿孔较小不易看清,仅看到穿孔处的鼓膜有闪烁搏动的亮点,随博动有脓液从穿孔溢出。 2.局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3.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电诊断
影像诊断 X线检查:乳突呈云雾状模糊,但无骨质破坏。
实验室诊断
血液 血像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多形核白细胞增多,耳流脓后,血像渐恢复正常。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鼓膜穿孔愈合,或遗留干性穿孔。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和病因治疗。
1.全身治疗:注重于抗感染治疗。一经诊断,立即开始抗生素或其他抗感染药物治疗。务求彻底治愈。一般选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若耳已溢脓,可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加药敏,参照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在应用抗生素时,注意足量、足时。切不要把耳流脓停止或下发热、不耳痛作为停药的标准。用药应在2周左右或耳流脓停止后5~7日。另外给以0.5/~1%麻黄素滴鼻,以保持鼻腔通气和咽鼓管引流通畅。多饮水,注意休息。
2.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用5%石碳酸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禁用,因一则妨碍穿孔处脓液引流,二则该药遇脓液后释放石碳酸,可腐蚀鼓室粘膜和鼓膜。若全身症状重,耳不流脓但鼓膜外突明显,或鼓膜穿孔大小引流不畅,可行鼓膜切开术以利引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鼓膜穿孔后先用3%双氧水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用水剂抗生素溶液如0.25%~1%氯霉素、0.3%氧氟沙星等滴耳,滴耳时要注意正确的滴耳方法。当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改用酊剂滴耳,如3%硼酸酒精,2%氯霉素酒精等。炎症完全消退后,鼓膜穿孔多自行愈合。穿孔愈合一周后,应做咽鼓管吹张及鼓膜按摩,以防听骨链粘连。若鼓膜穿孔较大不能自行愈合者,应选择合适方式行鼓膜修补术。
3.病因治疗:消除易上感因素,积极治疗鼻及咽部慢性疾病。如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风热上壅
冶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兰室秘藏》)加减。蔓荆子10g,生地12g,赤芍10g,菊花10g,桑白皮10g,木通10g,前胡10g,赤茯苓10g,薄荷8g,银花10g,甘草6g,发热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口苦咽干、脉浮弦者,加黄芩夏枯草
2.肝胆火热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栀子10g,龙胆草10g,生地15g,车前子8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黄芩10g,柴胡10g,甘草6g。大便秘结者加酒制大黄玄明粉;耳内痛甚者,加赤芍、丹皮乳香没药;鼓膜穿孔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者,加皂角刺、穿山甲;脓液量多者,加桔梗白芷
二、其他疗法
(一)清洁法本法为其他耳局部外治用药的基础。对鼓膜已穿孔溃脓者,可用3%双氧水或淡白醋(白醋、冷开水各半和匀)洗净耳内脓液,以保持通畅引流及开展其他治疗。
(二)滴耳法
1.初起未穿孔时,可用紫金锭磨醋滴耳或虎耳草汁滴耳止痛。
2.紫草油:紫草3g,芝麻油40g。将紫草原药入油内置火上炸至佃变紫色,滤取油液,每次滴3~4滴,每日2~3次。
3.轻粉滴耳液:轻粉1g置乳钵中研细,取羧甲基纤维素钠1g溶于蒸馏水100ml中后加入乳钵中,混研匀。滴耳,每日2次,每次2~3滴。
4.冰片菜籽油:冰片:菜籽油为1:10,浸泡一周,装瓶备用。洗净耳道后每次滴3滴。每日3次。
5.紫参滴耳油:紫草、苦参各50g置入香油500ml中浸泡24小时后,加热炸至药枯呈黑黄色,过滤后加冰片6g,枯矾3g,搅匀备用。每次滴1~2滴,每日1次。
6.香椿皮滴耳油:香椿皮60g,置瓦上焙成炭,研极细末,浸香油中。取药油滴耳,每次2~3滴。每日5~6次。
7.仙掌公英液:鲜仙人掌(去皮)、鲜蒲公英各等份,洗净后捣烂取汁滴耳,每次2~4滴,每日2~3次。
(三)吹药法本法对芽孔过小者不宜用。
1.氯冰散:氯霉素粉10g,冰片1g,混研匀,吹耳,每日1~2次。
2.冰麝散:冰片2.5g、麝香0.5g、樟丹10g、龙骨15g,黄连10g,牡蛎10g,共研极细粉末,吹耳。
3.龙矾散:煅龙骨、枯矾各等量,研粉过120目筛。清洁外耳道后吹入耳内,每日1次。
4.耳炎散:明矾159入带胆汁的鲜猪胆内,风干后取出明矾,加冰片1g研细末,吹入耳内。
5.蛇甲散:蛇蜕、穿山甲各10g,煅成炭后加入枯矾2g,研细粉吹耳,早晚各1次。
中药
针灸 1.体针:取听宫、听会、翳风。外关、侠溪、阳陵泉等穴,每日1次,泻法。发热加刺合谷、曲池。
2.半刺法:取耳屏尖与听宫穴间外1/3处,浅刺1寸,疾出针。
3.耳垂放血:病初起。行同侧耳垂放血,每次10滴,每日1次。
4.氦一氖激光穴位照射:主穴听会、翳风、足三里、丘墟。加减穴耳门、曲池、太溪及耳孔患处,每次2~4个穴位,照射5分钟,照射耳孔配光导纤维。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方案为以下几种:
1.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活血化瘀,散热止痛,消肿收敛: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医辩证论治,
(1)风热侵袭型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2g,荆芥12g,薄荷6g,野菊花15g、桔梗9g、蒲公英15g,地丁15g,牛蒡子12g,甘草6g。方中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野菊花清热解毒;牛蒡子疏风清热祛痰;荆芥、薄荷清热解表;洁梗排脓,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具有疏风情热、解毒排脓之功效。
(2)肝胆湿热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9g,山栀子9g、黄芩9g、柴胡9g、泽泻9g、车前子15g、木通9g、当归12g、生地12g、苍耳子9g、辛荑9g、白芷15g、皂角刺12g、甘草6g。方中用龙胆草、山栀子、黄芩清肝胆湿热;柴胡疏肝解郁;泽泻、车前子、木通、白芷、皂角刺清利湿热排脓;当归、生养血活血;苍耳子辛夷除湿祛风通窍;甘草调和诸药。
(3)或用泻脓方:香附、生地、白芍地骨皮、甘草、柴胡、白芷、黄芪、龙胆草;外治用黄连素滴耳液。
2,激光配合外用中药治疗:用低功率CO2激光散焦照射局部病灶对机体组织内可引起热化学反应,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和代谢产物的吸收。同时外用中药以舒络活血化瘀,消肿收敛,散热止痛。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如《灵枢·厥病》说:"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这是类似于本病的最早记载。隋《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云:"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足少阴肾之经也,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明《保婴撮要》卷四云:"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也,肝胆主外症,风热有余,……或胀、痛,或脓、痒者,邪气客也"。指出本病多由风热或肝胆火热壅聚于耳所致。古代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有针灸、外治、内服药等法,尤以外治方法甚为丰富多样,概其要有吹药、滴药、塞耳、熨耳(热敷)、拭脓等,其中一些治法治方如吹药、滴耳等至今仍为医家所沿用。
相关文章
 阴证略例 许学士阴证例 上课笔记
 小腹痛,腰酸,痛,凉,腿酸,凉,无力
 关于阴阳的现代理解
 交通心肾
 茵陈五苓散(《杏苑》卷三。)
 那位朋友学过"母系鲁文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