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耳气压伤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otic barotrauma
拚音 ERQIYASHANG
别名 航空性中耳炎,潜小员耳病,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中医:耳胀耳闭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耳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耳气压伤是由于气压急速改变,鼓室内外气压不能平衡而引起的中耳、内耳前庭和耳蜗损伤。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本病多发生于飞行人员、潜水人员和高压氧舱治疗时,中耳鼓室为一含气腔,借咽鼓管与外界相通。咽鼓管功能之一是保持中耳腔压力与外界压力平衡。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处于关闭状态,由于中耳及其周围组织氧分压不同,部分气体被粘膜层持续吸收,造成中耳腔内气压下降。而在吞咽、打呵欠或用力擤鼻时,咽鼓管又瞬间开放,以维持着这种压力平衡,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飞行上升时,外界气压减低,鼓室内形成正压,当正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能自动压开咽鼓管,取得内外压力相对平衡。因此,在飞行上升过程中除有一些耳胀满感外,不致引起气压损伤。当飞行下降或潜水员下潜时,由于外界压力增加,鼓室内形成负压,鼓室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如潜水员或高空飞行人员不注意在压力改变时做吞咽动作以调节中耳腔压力或因器质性病变造成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均可造成中耳或内耳的损伤,出现中耳腔内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破裂出血,鼓膜内陷或破裂,听骨链扭转变形等。如为内耳气压伤,则引起前庭窗或蜗窗破裂形成外淋巴瘘,导致前庭或耳蜗功能障碍。在飞行急速下降过程中发生者,称为航空性中耳炎,而在水下作业时引起者称为潜水员耳病。
中医病因 航空、潜水作业时外界压力增高,清气不能上充于耳,清窍不利,可发为本病。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清窍不利,耳闭耳痛
证候:航空时飞机下降及潜水时,出现耳内胀闭疼痛,伴耳鸣及听力减退,偶可出现眩晕。如脱离高压力环境症状未缓解,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内陷,或有积液征,捏鼻鼓气检查咽鼓管不通畅。
辨析:①辨证:有明确高压环境接触史,耳疼痛胀闭,耳鸣耳聋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高压环境下气机升降失调,清气不能上充于耳,耳窍不利,故有耳内胀痛不适,耳鸣耳聋及眩晕;气机逆乱,血脉不畅,血溢脉外,浊邪滞留,故见鼓膜充血、内陷,或有积液征,捏鼻鼓气亦示咽鼓管不通畅。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耳气压伤导致的耳部症状决定于鼓室内气体与周围大气压间压力差的大小。在下潜、飞行下降或加压舱内压力升高时,耳内压力变为负压,鼓膜被挤压以致向鼓室内凹陷,此时症状较轻,可出现耳闷胀感。当压差再增大时,就会产生耳痛、耳鸣、眩晕等感觉。压差继续增大时,疼痛加剧,耳鸣明显,常伴有眩晕和恶心,疼痛可向额部、耳周及面颊部放射,最后鼓膜破裂。鼓膜破裂时,耳内有很响的爆炸声,并有尖锐的刺痛感觉。鼓膜破裂后,疼痛立即消失,但听力显著减退。如圆窗膜或前庭窗膜破裂,则出现听觉或平衡功能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聋甚至完全失听,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及间歇性运动失调。
体检 1体检:轻者松弛部及锤骨柄周围充血;重者鼓室积液,透过鼓膜可见液平面或气泡;有的鼓室积血,鼓膜可呈深蓝色或紫色,有时鼓膜表面有血泡、瘀斑,或有裂隙状的鼓膜穿孔。 2.听力学检查呈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呈B型或C型。 3. 严重的内耳气压伤可见自发性眼震,瘘管试验阳性,前庭功能检查表现为低下或消失。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去除造成咽鼓管阻塞的各种病因,保持咽鼓管的正常功能。如矫正弯曲的鼻中隔,处理肥大的下鼻甲,治疗慢性鼻窦炎或扁体炎等。
2.鼻腔及鼻咽腔滴用血管收缩剂,如使用呋麻液滴鼻,行咽鼓管吹张以治疗咽鼓管阻塞。
3.下潜过程中耳痛时应停止下潜或使患者上升到较浅的深度,然后再缓慢下潜。
4.鼓膜充血而未破裂者,局部滴用2%~5%酚甘油,以减轻充血和疼痛。对鼓膜穿孔者,全身应用抗生素,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防止感染,部分患者可自行愈合,长期不愈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5.内耳气压伤患者应卧床休息并抬高头部,静脉滴用血管扩张剂,对疑有外淋巴瘘的患者可行鼓室探查术。禁止局部点药,以防止感染。
中医治疗 一、辩证选方
清窍不利,耳闭耳痛
治法:升清降浊,通窍开闭。
方药:通窍散(《医林改错》)合泽泻汤(《金匮要略》)加减。香附6g,柴胡10g,川芎10g,白术10g,泽泻10g,石菖蒲10g,蔓荆子10g,生黄芪20g。
二、其他疗法:吹张:咽鼓管自行吹张法或其它咽鼓管吹张法促使咽鼓管恢复开放。
中药
针灸 针刺:局部穴位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远隔循经穴为合谷、中渚、液门、外关。每次治疗局部穴及循经穴各选一个。急性者用泻法,留针10分钟。慢性者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针刺1次,如两耳患病则交替针刺左右侧。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内补黄耆丸(《圣惠》卷六十)
 止带
 荆芥丸(《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秦矾散(《济众新编》卷五。)
 鳖甲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癌症病人能吃甲鱼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