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外耳湿疹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eczema of the external ear
拚音 WAIERSHIZHEN
别名 中医:旋耳疮,月蚀疮,浸yin疮,黄水疮,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耳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外耳湿疹系指发生于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湿疹。湿疹为常见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多种疹形的皮损,有渗出倾向,较剧烈的瘙痒,常泛发或对称分布,病程较长,易迁延而慢性化。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病因复杂,与变态反应常密切相关。诱发湿疹的因素很多,主要由外界的刺激以及机体内在的敏感因素相互影响所引起。外耳湿疹的常见诱因有食物中的乳制品和海产品、外耳道脓性分泌物、局部使用药物、泪液、汗液及肥皂水等。
中医病因 急性湿疹多见于婴幼儿,小儿服食乳制品,脾胃湿热内蕴,化火生风上攻于耳;或外感风热之邪,或泪水、汗水、脓耳之脓液浸渍,或附近黄水疮毒蔓延于耳,或接触某些药物、刺激物,引动脾胃湿热上攻,内外风热湿邪困扰于耳,蒸灼耳部肌肤而为病,如急性湿疹反复发作,缠绵不愈,风热湿邪久羁,外损肌肤,内耗阴血;或脾胃素虚,气血生化不足,以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则发为慢性湿疹。
季节
地区
人群 婴幼儿多见。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风热湿邪侵袭
证候:患处皮肤灼热、瘙痒,潮红微肿,有水泡或糜烂,流黄水,甚者患处疼痛,红肿,溃疡。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小便黄,舌偏红胖,苔薄腻或黄腻,脉数。
辨析:①辨证:本证见于急性湿疹,以起病急,耳廓皮肤灼热,瘙痒,红肿疼痛,溃破,糜烂,流黄水为辨证要点。流溢黄色脂水为本证一大特点,随黄水所流浸yin之处,病变亦蔓延扩展,可累及耳前后之头面皮肤,故古代称为"黄水疮"、"浸yin疮"。"②病机:风热湿邪侵袭于耳,风盛则痒;邪正相搏,气血壅滞,故患处灼热,潮红微肿;湿热郁蒸故糜烂流黄水。如因搔抓或皮肤破损,复染邪毒,可致患处红肿疼痛及溃疡。舌脉所见为湿热内郁之象。
2.血虚生风化燥
证候:患处瘙痒,皮肤粗糙、增厚、皲裂,或表面有鳞屑。全身或见面黄无华,倦怠乏力,纳差。舌质淡或偏红,脉细。
辨析:①辨证:本证见于慢性湿疹,以耳廓皮肤瘙痒、粗糙、增厚、皲裂、脱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或黄水浸yin耗血伤阴,血虚生风故痒;阴虚血燥,兼以余邪滞留,伤损皮肤,故见患处皮肤粗糙皲裂等表现。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脾气亏虚,阴血不足之证。
西医诊断标准 1.耳部瘙痒并反复发作。继发感染时耳痛、发热,局部红肿。
2.耳甲腔、耳廓后沟或外耳道随病期不同可出现弥漫性潮红、水肿、丘疹、水疱、糜烂、浆液渗出及痂皮等。
3.耳附近及头面部可有皮肤水肿、潮红、丘疹或糜烂等表现。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严重的瘙痒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急性者可有烧灼感,继发感染者可疼痛、发热。婴幼儿可因耳部瘙痒而烦躁不安。
体检 外耳湿疹好发于耳甲腔、耳后沟以及耳周皮肤,外耳道。根据病变的表现可分为二型:①急性湿疹:皮肤呈弥漫性红斑及小丘疹,进而发展成小水疱,破溃后渗出及表浅的糜烂;感染者则为脓疱、黄稠分泌物;继而形成黄褐色痂皮,去除可有少量渗液;皮损边界不清。②慢性湿疹:皮损以浸润、增厚为主要表现,多呈局限性,有皲裂、脱屑、结痂、粗糙。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皮肤增厚可使外耳道变窄。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对可疑存在接触因素者宜行斑贴试验,寻找过敏原。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外耳道真菌病相鉴别,后者外耳道常有筒状痂皮附着,在潮湿的痂皮上可见白、黄或灰色毛样真菌生长,涂片检查或培养可发现真菌。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去除病因:积极寻找病因并予以排除,避免刺激性和易致敏性食物,避免热水或肥皂水洗,注意情绪稳定。
2.全身治疗: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阿司米唑(息斯敏)及氯雷他啶(开瑞坦)等;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或5%溴化钙等;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严重者及一般治疗无效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病情稳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伴有细菌感染、发热及淋巴结肿大者可使用抗生素。
3.局部治疗:以清洁、干燥、消炎为原则。急性湿疹渗出较重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5%醋酸溶液等湿敷,渗出减轻后可以40%氧化油外敷,有感染者可用0.1%~0.2%新洁尔灭、0.2%呋喃西林或0.1%利凡诺溶液湿敷。渗出少者可用糊膏或乳剂,如糠馏油糊膏、糖皮质激素乳剂等。慢性湿疹选用软膏为宜,常用的焦油类及糖皮质激素制剂如5%~10%黑豆馏油软膏及肤轻松软膏等。
中医治疗 一、辩证选方
1. 风热湿邪侵袭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药:除湿汤(《眼科纂要》)加减。连翘10g,滑石15g,车前子10g,枳壳6g,黄连6g,黄芩10g,木通12g,陈皮10g,荆芥10g,防风10g,茯苓10g,甘草6g。若风盛面痒剧者,加蝉蜕、白蒺法风止痒;湿盛而黄水淋漓,糜烂为主者,加泽泻、苡仁等渗利水湿之品;热毒盛而红肿痛剧者,加黄柏栀子丹皮等清热解毒凉血。
2. 血虚生风化燥
治法:养血滋阴,祛风止痒。
方药:四物消风汤(《外伤科学》)。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赤芍10g,荆芥穗6g,防风10g,白鲜皮10g,薏苡仁10g。若有出血点或血痂者,加黄芩、丹皮清热凉血;皮肤粗糙、增厚甚者,加丹参路路通黄活血生新;气虚之证明显者,加黄芪党参白术以助益气养血。
三、其他疗法
(一)局部清洗:黄水淋漓、糜烂者,用防风15g,苦参银花各30g煎水,加枯矾适量,清洗患处。结干痂或脓痂者,用野菊花、蒲公英各60g煎水,清洗患处并湿敷。
(二)涂、搽、敷药:急性湿疹,可于局部清洗后吹青黛散(青黛60g,石膏120g,滑石120g,黄柏60g,研粉和匀),或搽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量,水煎去渣)或25%黄连油混悬液(黄连粉25g加入75ml蓖麻油内),或患处撒布黄连粉。慢性湿疹,可用黄瓜藤烧炭存性,香油调搽,或搽紫连膏(黄连、黄柏、紫草各15g,生地、当归各30g,冰片3g,凡士林500g)。
中药
针灸 1.体针:取翳风、合谷、曲池,急性者用泻法,慢性者用补法。
2.鑱针:针具及患部消毒,按对耳轮弧形切线的垂直线方向,用馋针之锋刃在对耳轮上轻轻划割,划痕长度不超过5mm,划痕间隔距离以2mm为宜,使微微出血,用消毒棉盖于创面,对耳轮上血痂待其自然脱落。三月后可重复治疗一次。
3.耳垂放血:患侧耳垂放血,每次6~10滴,每日1次,治疗2~5次。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局部先用西药清洗,然后外用中药。其方案是:先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耳廓疮面,再外用冰硼散西瓜霜、或蒸馏水调雄白散雄黄松香明矾、枯矾、黄丹各等分,共为细未。)为糊状涂于患处,每日2次。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早在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已有月蚀疮的记载:"月疮生于两耳及鼻面间,并下部诸孔窍侧,侵食乃至筋骨。月初则疮盛,月末则疮衰,以其随月生,因名之为月食疮也"。可见当时已认识到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宋代赵佶《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载:"月蚀疮,小儿多有之。盖由嗜甘肥,荣卫不清,风湿毒热之气,蕴蓄脏腑。"简要的阐明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其后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阐发,如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谓"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色,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清代祁坤《外科大成》卷四谓"耳镟者生耳后缝间,延及上下,如刀裂之状,随月之盈虚,故名月蚀疮,宜川粉散搽之。如初生如黍,次烂如鸦啗之状,名鸦啗疮,用鸦啗散吹之"。至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始称本病为旋耳疮,指出:"旋耳疮,此证生于耳后缝间,延其耳折上下,如刀裂之状,色红,时津黄水,由胆、脾湿热所致。"
相关文章
 玉屑饭(《圣惠》卷九十六)
 必须重视脉学的价值
 穴在前身者
 薯蓣丸(《圣惠》卷三。)
 左脚掌比右脚掌更冷一些。
 消疳饮(《幼科证治大全》引《济世全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