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atheroma |
拚音 | FENLIU |
别名 | 皮脂腺囊肿,中医:脂[粉]瘤,渣瘤,粉瘿瘤,脂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肿瘤,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本病是以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溃破后可见粉渣样物溢出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
中医释名 | 本病又名脂瘤、皮脂囊肿。中医亦称"粉瘤",如《外科正宗》记载:"粉瘤为红粉色,多生耳项前后,亦有生于下体者,全是痰气凝结而成。"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本病是由湿痰凝滞于皮肤之间所致。《景岳全书·外科》说:"盖此以腠理津沫,偶有瘀滞,积而不散,则积以成瘤,是亦粉刺之属,但有浅深耳,深者在皮里渐大成瘤也。"指出津沫所滞,是湿痰凝聚,形成肿块的原因。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多见于青壮年。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多因痰气凝滞于皮肤之间所致。 |
病理 | 病理切片证实为皮脂腺囊肿。 组织病理:示皮损由2~3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囊壁,内含脂肪、角化物质及胭脂素。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临床诊断 1.皮损呈球形或半球形之囊肿,豌豆、栗子至拳头大,性质坚硬,高出皮面,有移动性,境界清楚。 2.表面无变化或受压迫而变薄,中央可有一充满角质蛋白的斑点。 3.原发或数个聚集,发展中可有继发感染,破溃化脓。 4.好发于头皮、颜面、阴囊、肩胛及背部。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多见于青壮年。 2.好发于头面、项背及臀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3.初起皮肤内有一肿物,小如豆粒,大如柑橘,界限清楚,质软,肿物与皮肤粘连,一般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移,肿物生长缓慢,可继发感染而出现红、肿、热、痛,引起化脓。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脂肪瘤、皮肤纤维瘤、表皮囊肿相鉴别,组织病理可明确诊断。 |
中医类证鉴别 | 1.胶瘤:常发生于指、腕关节或肌腱附近,为圆滑坚硬囊肿,囊内无粉渣样物。 2.骨瘤:肿块坚硬如石,紧贴于骨。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主要采取手术摘除。 |
中医治疗 | 一、内治 痰核留结证:肿块多发于头面、项背及臀部等处,小如豆,大如鸡蛋,表面光滑,边缘明显,圆形质软,推之可移,不痛不痒。化痰散结、舒筋和络。苍附导痰丸加减,或十全流气饮合消瘰丸加减。 二、外治 用手术将囊肿摘除,合并感染形成脓肿时应切开引流,再用棉球蘸少量升丹或七三丹或稀释后的白降丹塞入腔内,化去包囊,待囊壁蚀尽后,再用生肌药收口,愈后不易复发。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本病又名脂瘤、皮脂囊肿。中医亦称"粉瘤",如《外科正宗》记载:"粉瘤为红粉色,多生耳项前后,亦有生于下体者,全是痰气凝结而成。"《景岳全书·外科》说:"盖此以腠理津沫,偶有瘀滞,积而不散,则积以成瘤,是亦粉刺之属,但有浅深耳,深者在皮里渐大成瘤也。" 脂瘤之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瘿瘤证治》,曰:“瘤则有六:……脂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