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syringoma |
拚音 | HANGUANLIU |
别名 | 管状汗腺瘤,汗管囊腺瘤,疹性汗腺瘤,汗管囊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肿瘤,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汗管瘤(syringoma)是一种向小汗腺导管分化的肿瘤。较常见。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因与汗腺酶有关,瘤细胞内酶活性示小汗腺酶如琥珀酸脱氢酶、磷酸化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等活性占优势,而大汗腺酶如酸性磷酸酶和β葡萄糖醛酸酶呈弱阳性反应。电镜下,在靠近表皮处见到充满角质蛋白的囊状导管腔,提示此瘤系向小汗腺表皮内导管分化的畸形发育。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3.7。常发生于青少年,偶见于中、老年人。多有家族史。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有嵌于纤维性间质中的嗜碱性上皮细胞索和囊状导管。细胞索呈团状、逗点状,有时可见鹿角状分支。囊状导管的管壁由两排上皮细胞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胞偶呈空泡状。管腔内充以嗜伊红胶样物。偶而由于个别导管破裂,附近有明显异物巨细胞反应,近表皮处囊状导管内有时可见充满角蛋白。管壁衬以含有透明角质颗粒的细胞。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多有家族史。 |
症状 | |
体征 | 1.损害表现为针尖至豌豆大的半球形丘疹,肤色或淡棕色至褐黄色,表面常有蜡样光泽,质地中等。 2.女阴损害的色泽较淡,男性损害较柔软,自数个至百个以上,常密集而不融合。 3.女性好发于两下眼睑,男性多在下胸部,亦好发于前额、两颊和腹部。 4.病程缓慢,可长达30年以上。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1.扁平疣:丘疹顶部扁平,疏散分布,好发于面和手背。 2.毛发上皮瘤:丘疹略大而坚实,表面可见扩张毛细血管,好发于鼻唇沟处,组织病理见角质囊肿。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可用电解法或激光等物理疗法去除。高频电刀和CO2激光较为常用,且疗效满意。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