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角层下脓疱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
拚音 JIAOCENGXIANONGPAOBING
别名 Sneddon-Wilkinson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角层下脓疱病(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又称Sneddon-Wilkinson病,为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好发于中年妇女。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的浅表性脓疱,成群分布于红斑基底上,或初起小疱,很快变成脓疱。好发部位是腹股沟、腋、乳房、下腹及肢体近端的皱褶部。病理学特点为角层下脓疱。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有学者认为与感染病灶、金属过敏、精神创伤或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多见于中年妇女,女:男为4:1,偶见于儿童。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和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及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继之角层向上凸起,其下形成脓疱,疱内充满中性粒细胞。有些病例,在脓疱基底部可见少数棘突松解细胞及其下轻度海绵形成,惟出现较晚。电镜下见粒细胞的胞膜溶解产生角层下裂隙,白细胞聚积,导致脓疱形成。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根据浅表性脓疱及水疱,好发于皱褶和肢体屈侧部位,分布对称,呈环形或多环形,全身情况良好,病理示角层下脓疱,即可确诊。 1.组织病理为角层下脓疱,疱内充满中性粒细胞,疱液培养无细菌,全身情况良好。 2.临床诊断为身体皱褶部和屈侧有对称分布的表浅小脓疮。
发病 发作与缓解交替,间隔数日或数周,可迁延多年甚至20年。
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
1.症状:多见于中年妇女,女:男为4:1,偶见于儿童。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下腹及四肢近端,不侵犯面部和粘膜。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浅表脓疱、壁松弛,有时脓疱上部澄清,下部混浊,成群或散在发生于红斑基础上,可排列成环状,呈匐行性发展,分布对称,伴瘙痒,数日后,破裂或干燥成表浅结痂或片状鳞屑,愈后遗留色素沉着。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
2.体征:身体皱褶部和屈侧有对称分布的表浅小脓疱。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应与疱疹样皮炎疱疹样脓疱病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氨苯砜(DDS),每次50mg,每日服2~3次,见效比疮疹样皮炎慢,但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控制,以后减量维持,常需继续服药数月甚至数年。
2.磺胺类药也有一定疗效。如复方新诺明,2片/次,3次/日,口服。
3.银屑灵:50mg/日口服。
4.硫唑嘌呤雷公藤或甲砜霉素亦可酌情试用。
5.皮质类固醇激素效果较差。
6.UVB(中波紫外线)治疗:每次照射前全身涂矿物油,照射剂量逐渐增加,每周3次。
7.局部可外用硼酸扑粉或皮质激素制剂或焦油类制剂等。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读三七先生《<伤寒论>为什么叫伤寒论?》有
 黄花蛇散(《圣惠》卷六十六。)
 官窍
 痰热内闭
 请帮忙看看这个方子
 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十五。)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