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结节性红斑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erythema nodosum
拚音 JIEJIEXINGHONGBAN
别名 中医:湿毒流注,瓜藤缠,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发于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炎性结节性皮肤病。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病因较复杂,一般认为系多种因素如病毒、链球菌、结核、霉菌感染或药物等引起的血管变应性反应,亦可作为某些疾病如结节病麻风病,淋巴瘤,胶原病等的一,种症候。可能属Ⅲ型或Ⅳ型变态反应。
中医病因
季节 春秋季多见。
地区
人群 本病多见于20~25岁青年,男女之比约为1.3:6。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是因为素有蕴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于血脉肌肤,致使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发病;或因脾虚蕴湿不化,兼感寒邪,寒湿凝结,阻滞血脉而致。
病理 组织病理主要为真皮非特异炎性病变,呈血管炎改变,尤其是深层静脉血管变化最明显。管壁变厚,内膜细胞增生,肿胀,变硬甚至管腔完全闭塞。真皮水肿,乳头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数淋巴细胞,浆细胞。皮脂肪小叶间可见有巨细胞。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早期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少数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以后则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皮下脂肪小叶间可见有巨细胞,浸润为散在小片状,伴以类纤维蛋白渗出。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病初湿热之邪,蕴结于血脉,致气血凝滞则见肌肤起红色结节,局部灼热,肿胀;病久反复发作,脾虚蕴湿不化,寒湿阻于经脉则反复缠绵不愈。总之,辨证属湿热或寒湿阻于血脉而发。
1.湿热
证候:起病急骤,有头痛,咽痛,关节痛或体温增高,皮损灼热,红肿,同时伴有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微红,舌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辨析:④辨证:本型以起病较急,皮损灼热,红肿为主要辨证要点。②病机:湿热蕴结,气血瘀滞,阻于血脉肌肤则皮损红肿,灼热;热邪上蒸则头痛咽痛,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故见关节疼痛,热灼津液则口干,溲赤便秘。舌质微红,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症。
2.寒湿
证候: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皮损色较暗红,此起彼落,反复缠绵不愈,口不渴,大便不干或有溏泻,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辨析:①辨证:本型以皮损色暗红,反复发作,肢冷为主要辨证要点。②病机:寒湿凝结,阻滞血脉则见皮损色暗,肢冷,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故缠绵难愈。舌淡苔白腻,脉沉迟为寒湿之症。
西医诊断标准 结节性红斑诊断标准:
1.起病突然,好发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较多见。
2.主要发生于两小腿伸面,偶见于股部和前臂。初为红斑,渐发展成1~5cm大小的鲜红色结节,自觉疼痛,有压痛,红节数目较多,不融合,不破溃。以双胫对称发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结节为主要症状。
3.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如低热、咽痛、全身不适、关节和肌肉疼痛。
4.病程自限,一般1~2月可愈,但易复发。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本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在3~6周消退,但亦有长达数月者。易于复发。
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
1.一般在发疹前1~2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痛或扁体炎,乏力,低热不适,关节及肌肉痛等前驱症状。
2.初起为数个大小不等皮下结节,有蚕豆至杏核或桃核大,微隆起于皮面或陷没于皮下,紧张坚硬,不相融合。
3.有压痛及疼痛,数天后结节变软,颜色由鲜红变紫红,暗红,最后呈乌青,色素增加.终至消失。无坏死或形成溃疡倾向。
体检 结节发生在小腿伸侧,鲜红色,对称发生,数目不定。有疼痛及压痛。结节不破溃。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沉加快,抗O滴度及血清丙种球蛋白可增高。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阳性。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皮肤应性结节血管炎:起病以亚急性者占大多数,损害为杨梅大或稍大的皮下结节,主要发生在小腿伸面和屈侧,间或累及大腿、臀部和足部,几个至几十个不等。有时伴条索状损害,疼痛较轻,但有压痛,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2.硬红斑:起病缓慢,结节主要发生在小腿屈面,数目一般为3~5个,开始在皮下较深,以后逐渐向浅层发展,胡桃大小,呈暗红色,质较硬,有时破溃,病程慢性。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3周以内皮损消失,愈后不再复发。
2.好转:4~6周内皮损消失,复发时间较以前延长。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追查病因:去除慢性病灶和治疗原发疾病。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强体力劳动。
3.非激素抗炎药:如消炎痛25mg,3次/日,餐后口服。
4.氨茶碱:每次口服50mg,每日2~3次。
5.皮质类固醇激素:适用于皮损广泛,炎症较重,疼痛剧烈病例,如强的松10mg~30mg,3次/日,口服。地塞米松1.5mg,3次/日,口服等。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辨别皮疹的寒、热、风、湿对于立法是非常重要的。皮损的颜色,性质的不同是结节性红斑辨证的依据。
一、辨证选方
1.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凉血五根汤加减。当归10g,赤芍15g,生地15g,白茅根30g,茜草根15g,紫草根15g,黄柏15g,车前草15g,泽泻15g,防己12g,生甘草10g。疼痛重者加元胡;咽痛加桔梗发热牛蒡子;关节痛明显者加羌独活鸡血藤、木瓜。下肢肿甚者加赤小豆冬瓜皮。
2.寒湿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通经。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5g,木通10g,鸡血藤30g,秦艽15g,苍术10g,生甘草10g。大便溏者加白术茯苓
二、外治法
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每日1换。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结节性红斑类似于中医文献中的"湿毒流注"、"瓜藤缠"。《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一二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慢肿……若绕胫而发即瓜藤缠,结核数枚,日久肿痛。"
相关文章
 治漆疮方
 虎骨胶丸(《济阳纲目》卷八十一。)
 湿热蒸口证
 霍乱病源论三首
 药猪胞(《种福堂方》卷二。)
 桂枝葛根汤加减治顽固性头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