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impetigo |
拚音 | NONGPAOCHUANG |
别名 | 黄水疮,脓疱病,接触传染性脓疱疮,中医:滴脓疮,天疱疮,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球菌性皮肤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是一种常见的由化脓球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接触传染的特性,蔓延迅速,尤其在夏秋季,如不及时控制,可在儿童集体单位中流行。原发疹为丘疹、水疱或脓疱,容易破溃,上覆以脓痂。本病经适当处理,易于治愈,不留疱痕,局部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
中医释名 | 明申斗垣《外科启玄》说:"黄水疱,一名滴脓疮,疮水到处即成疮"。又天疱疮"是手太阴肺经受暑热湿蒸之气所生,肺主皮毛,故遍身燎浆白疱,疼之难忍,皮破赤沾"。说明其发病原因、症状,并有传染性。清·祁坤《外科大成》说:"黄水疱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染,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说明其好发部位。 |
西医病因 | 本病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由链球菌引起,亦可由两种细菌混合感染。 |
中医病因 | 本病的形成,多由夏秋之交,气候炎热,暑湿交蒸,热毒外受,熏蒸肌肤而成,尤以小儿,皮肤娇嫩,汗多肤开,暑湿之邪外袭,更易发生本病,互相传染。 |
季节 | 多发于夏秋之交。 |
地区 | |
人群 | 主要见于新生儿及体弱儿童。 |
强度与传播 | 具有接触传染的特性,蔓延迅速,尤其在夏秋季,如不及时控制,可在儿童集体单位中流行。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本病的形成,多由夏秋之交,气候炎热,暑湿交蒸,热毒外受,熏蒸肌肤而成,尤以小儿,皮肤娇嫩,汗多肤开,暑湿之邪外袭,更易发生本病,互相传染。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本病常发于脸面、耳项、四肢等暴露部位,重而可蔓延全身。 中医辨证多属暑湿挟热证。 证候:初起红斑,上现水疱,小如豌豆,大如蚕豆,初疱液透明,后变混浊,终变脓疱,四周红晕,疱壁薄而易破,糜烂湿润,发红、渗流黄水,结成脓痂,四边翘起,初起自觉瘙痒,破后则糜烂作痛。 辨析:暑湿交蒸,热毒外受,薰蒸肌肤而成。 |
西医诊断标准 | 脓疱疮诊断标准: 1.毛囊性脓疱疮:多见于幼儿,常于四肢发生浅表毛囊性小脓疱,中心毛发贯穿,周围绕以红晕,轻度瘙痒或灼痛,常成批发生,单个损害约7~l0天而愈,所属淋巴结肿大,可再发,愈后不留疤痕。 2.脓痂性脓疱疮:皮损好发于颜面、口周、耳廓、四肢。初起红斑、水疱,很快形成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痂破后流脓,结污秽色蜜黄色厚痂。皮损不断融合向四周扩展,自觉痒感,常因搔抓而传染至其它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重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儿童尚有并发急性肾炎之可能。 3.大疱性脓疱疮:皮损好发于颜面、躯干及四肢。初起红斑,后形成水疱,以后迅速增大到豌豆大,枣大甚至鸡卵大之大疱,淡黄色,泡壁薄而松弛,以后白色脓汁沉积疱底呈半月形,上部则透明。疱破后局郏糜烂结痂,略痒,愈后不留疤痕,一般无全身症状。 4.新生儿脓疱疮:发生于新生儿,常在生后4~10天出现,传染性强,发病急。在面、躯干、四肢发生大疱,初起疱液透明后渐浑浊,周围有红晕,疱壁较薄,破后形成糜烂,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或并发肺炎、肾炎、脑膜炎、败血症而死亡。 以上四型一般需进行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有严重并发症者则需做详细系统检查。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表现:本病约90%的损害初发于暴露部位,尤多见于头面和小腿,由于致病菌不同,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脓疱病,初为散发的鲜红色丘疹或水疱,自米粒至黄豆大小,可迅速增大化脓,间有大于鸽蛋者,或开始即为脓疱,此后损害数目逐渐增多,周缘有炎性红晕。当疱内仅含一半脓液时,容易破裂,露出溃疡面,上覆或多或少的脓液,干燥后结痂,邻近的损害倾向融合,使痂皮互相连接。有的中央部好转,边缘部形成环状或连环状,往往大如指盖或更大,自觉瘙痒。链球菌损害初起为红斑,迅速发生水疱、脓疱,周围有明显炎症浸润,疱壁薄,易破溃,愈后无疤痕。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1.水疱:全身症状明显,基本损害为疏散而对称分布于躯干的黄豆大的发亮水疱,周围绕以较大红晕,化脓与结痂现象较甚,常侵及粘膜,好发于冬春季。 2.脓疱性湿疹:呈弥漫性潮红,境界不清楚,皮疹呈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与年龄、季节无关。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皮损消退,症状消失。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消除有关病因,争取早期治疗。注意局部清洁,保护疮面,避免搔抓或用毛巾摩擦,以免扩散。同时应注意隔离。治疗除一般支持疗法外,重症用磺胺剂、抗生素制剂。 1.局部疗法: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疱壁未破者可外搽1%樟脑,10%硫黄炉甘石洗剂,要求患者日搽多次。其中樟脑止痒,可使患者停止搔抓而避免本病的继续发展;硫黄具有杀菌作用,在患处及其周围厚搽许多扑粉,不但发挥了保护作用,亦不利于球菌的传播。洗剂的干燥作用很强,脓疱一般于3~5日内干燥脱落,故对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满意。如有较大脓疱,可用消毒针刺破疱壁,用干净棉球吸干脓疱液,然后涂上述药物。脓疱如已结痂,应以消毒液清洁疮面,除去痂皮(粘着较紧者,不要勉强剥离),然后可外用0.5%新霉素软膏、3%的磷霉素软膏、5%的白降汞软膏,亦可用2%龙胆紫溶液。如创面渗液较多,可用上列药配成糊剂敷搽,或用上述消毒药液湿敷。2.全身疗法:对伴有发热、淋巴结炎、皮损广泛、婴儿体弱儿童或经外用药长期治疗无效者可给予磺胺剂或抗生素制剂,重症患者最好做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
中医治疗 | 一、辨证选方 暑湿挟热 治法:清暑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清暑饮加减:青蒿15g,佩兰20K,银花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5g,赤芍15g,荷叶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外治法 1.外用青黛散用麻油调搽,每日2~3次。 2.所见脓疱可用消毒针尖逐个挑破,立即以棉球将脓吸干,不使脓疱液向四周皮肤流去。同时,可用1%~2%龙胆紫药水外涂,每日2~3次。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