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congenital defect of pericardium
|
拚音 |
XIANTIANXINGXINBAOQUESU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先天性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本病主要由胸膜与心包膜或横隔发育缺陷造成。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主要见于男性。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先天性心包缺损很少单独存在。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常发生于左侧,偶见于右侧、横隔面或全部缺损。伴先天性心、肺畸形的约占30%。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本病单独存在时多无症状。
|
体检 |
左侧心包缺损使大动脉缺少固定力量,可因扭曲而引起非特异性前胸疼痛。左侧心包完全缺损时,心尖搏动左移至前腋线或腋中线。
|
电诊断 |
心电图改变与心脏左移有关,心前导联上QRS波的波型转变移向左侧,常见轴心偏右。CT、磁共振成象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可确诊本病。
|
影像诊断 |
左侧心包完全缺损时,X 线片示心脏左移、左心缘自上而下可见明显凸出的主动脉结、肺动脉及心室影,左侧心包部分缺损表现为肺动脉和(或)左心耳不同程度的鼓出。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超声心动图表现易与右心室容积负荷过重(右心室扩大和室间隔活动异常)相混淆,可能见有左心耳疝人心包缺损处,在短轴位最清楚。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左侧心包完全缺损无需治疗。部分缺损时有严重危险性,包括心室或左心耳发生扭曲或疝入心包缺损处,右侧缺损可发生上腔静脉梗阻,横膈型心脏受腹腔内容物压迫,需外科治疗。左或右侧部分心包缺损病例,可将纵隔胸膜作为补片进行修补。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