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糖原沉着症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glycogenosis
拚音 TANGYUANCHENZHUOZHENG
别名 糖原累积症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遗传性疾病,代谢及营养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糖原沉着症又称糖原累积症,由于肝、肌肉、脑等组织中酶缺乏引起糖原分解困难而积聚于这些组织中并影响正常糖酵解,以致能量产生减少,引起全身肌无力,生长发育困难,患儿多夭折;也影响肝肾中糖生成而发生低血糖症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此症可能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病因不明。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第Ⅲ型:由于缺乏脱支酶所致。以许多组织中积聚结构不正常的糖原及糊精为特征。此酶可能不仅一个,最少有两个以上,作用于糖原1,6联合处分支水解为葡萄糖。当此酶缺少时,磷酸化酶使1,4联合处分解,但不能分解其支链,形成糊精,称为局限糊精,故本症又称局限糊精病。形成结构不正常的糊精沉积于肝、肌肉等全身许多脏器中。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重症者大多死于婴儿期,少数可成长为成人。据目前所知,糖原沉着症共分12型,以Ⅰ、Ⅱ、Ⅲ和Ⅵ型较常见。其中Ⅰ、Ⅲ、Ⅵ、型可发生低血糖症。尤以Ⅰ型为重。目前已可通过羊水细胞培养对Ⅱ、Ⅲ、Ⅳ和Ⅵ型作出产前诊断。测定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内特异性酶含量,还可于孕早期作出诊断。
第Ⅰ型:又称von Gierke病。临床上呈下列特征:①患儿自出生后即被发现肝脏肿大,反覆发作低血糖症,除非每2—3h喂食1次,否则有轻重不等的低血糖症,表现为啼哭、烦躁不安、多汗、心率增快、惊厥等症状。长期频发低血糖症后脑细胞发育受损,以致智力低下,小儿生长迟缓而消瘦。②由于葡糖-6-磷酸不能转化为葡萄糖,以致糖酵解旺盛,丙酮酸未及氧化而乳酸生成过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③由于长期低血糖促使脂肪分解增多,脂肪酸在肝脏中形成甘油三配增多,发生高脂血症,沉积于臀及肢端伸面成黄色瘤;又因脂肪酸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引起阑血症与酮症酸中毒,长期酸中毒又引起骨质疏松。④大量乳酸及酮酸经肾排出时抑制尿酸排出,以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风,小儿如能存活至10岁以上常伴有高尿酸血症,尿酸除排出减少外,可能生成也增多,原因不明。⑤由于肾糖原积聚,肾脏也增大约2倍于正常,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糖原沉积,导致葡萄糖、磷酸盐、氨基酸再吸收减弱而排出增多,临床上称Fanconi综合征。⑥又因长期酸中毒,失去氨基酸及磷酸等可引起贫血。故患儿多苍白、消瘦、身材矮小、智力差、腹膨大,肝大可达脐水平(约3倍于正常),皮肤上常有黄色瘤等体征。
第Ⅱ型:又称Pompe病。此型的缺陷为溶酶体中α-l,4-葡糖苷酶(酸性麦芽糖酶)及α-1,6-葡糖苷酶缺乏,以致糖原及麦芽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而被利用,沉积于心肌、骨骼肌等全身组织,引起心脏增大,全身肌肉无力(包括呼吸肌)。Ⅱa型患儿初生时症状不明显,3个月后才出现舌增大,脸容似克汀病婴,呼吸换气困难,多呛咳,常因心力衰竭、吸人性肺炎而于2岁内死亡。此病病因不明。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出生前可从羊水细胞中发现上述病理证据而诊断,家属中携带此病的健康人白细胞及皮肤纤维母细胞中亦可找到病理证据。
第Ⅲ型:又称Forbes病,较常见,引起临床上轻重不等的症状。较重者如第Ⅰ型的表现,多见于幼儿,有严重糖、脂肪等代谢紊乱;较轻者多见于成人,仅有肌无力或无症状。低血糖症亦轻重不一,大多属轻中度。肝脏多肿大。病情一般较第Ⅰ型为轻,由于肝糖原异生正常,空腹期低血糖少见。
第Ⅵ型:又称Hers病。由肝磷酸化酶缺乏所致。临床上以肝大为特征,低血糖症较轻或可不发生。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第Ⅱ型:电镜检查可发现细胞质中有两种糖原颗粒存在,一种是单颗粒,另一种是多颗粒及包藏此种糖原的溶酶体膜,在肝及肌细胞中均较丰富,提示酸性麦芽糖酶缺乏可发生此变化。
实验室诊断
血液 第Ⅰ型:此型诊断除前述临床表现外可做胰升糖素试验,空腹肌内注射30μ/kg(最大量为1mg)后10—20min,正常人空腹血糖可上升3—4mmol/L(54—72mg/dl),此型病者仅上升0.1mmol/L(1.8mg/dl),但乳酸上升3—6mmol/L(30—60mg/dL)而加重已有的乳酸性酸中毒。必要时还可作肝实刺,测定肝糖原常大于正常值6%湿重,葡糖-6-磷酸酶活性缺如或很低,切片上示核内有大量糖原沉积。 第Ⅱ型:此型血糖、血脂均正常,注射胰升糖素后血糖能升高,但诊断时不能采用此试验,仅可做肌肉或皮肤、肝脏活检,检查α-1,4-葡糖苷药是否缺乏,方可确诊。也可从血白细胞或皮肤活检后纤维母细胞培养中搜寻此酶是否存在。 第Ⅲ型:诊断亦可采用胰升糖素试验。可分两个阶段,初阶段于空腹期进行,肌内注射30μg/kg(最大量1mg)后血糖往往不上升或上升很少。如于进食后2h作第二阶段试验,血糖可上升3—4mmol/l(54—72mg/dl)。由于进食后糖原分子已延长至正常,经胰升糖素促进分解后血糖可上升。乳酸浓度一般不变,必要时可作肝或肌肉活检,可用碘探查有否糊精存在(紫色反应),也可检查酶缺乏;还可用血红细胞、白细胞试验,也有糊精存在。 第Ⅵ型:诊断亦可做胰升糖素试验。空腹及餐后注入胰升糖素均不能使血糖上升。肝活检示糖原含量增多及磷酸化酶活力减低。亦可用血白细胞鉴定此酶活力有相似诊断意义。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第Ⅰ型:此型的防治,应每2—3h进食高蛋白、高葡萄糖低脂肪食物一次,午夜加餐一次,尽量防止低血糖症反覆发作。预防感染。如能渡过婴幼儿阶段,至5岁以上而智力不低者可能长大成人,代谢紊乱与症状渐减轻。但年长后可发生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则可采用丙磺舒以利尿酸排出,自0.25g,每日2次开始,可增至2g/d,如肾功能差,排泄困难时,还可采用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呤醇,每日2—3次,每次口服100mg。1973年Sterzl作门腔静脉吻合术,对纠正代谢与生长也有稗益。
第Ⅱ型:至今防治上尚乏有效措施。近年也有成年人中患此病的报道(Ⅱα型),此型心脏不大。
第Ⅲ型:防治方法同第Ⅰ型。由于免疫学上提示酶的缺乏属不完全性,有人试用苯妥英钠防治低血糖症而获效。肝大可减小,糖原沉着也减少,血乳酸恢复正常,但酶活力仍不正常。
第Ⅵ型:本症病情较轻,预后较好,可不予治疗,但为了防止低血糖症,可给高蛋白少食多餐,以免饥饿。亦可用苯妥英钠以防治低血糖症,肝糖原可减少,但酶活力不上升。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第Ⅰ型:1929年首先由vonGierke描述,故名。1952年由Cori发现出于肝内缺乏葡糖-6-磷酸酶所致。第Ⅱ型:1963年Hers发现此型。
相关文章
 诸热门
 楝实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桂心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后背有块斑
 乌梅丸(《千金》卷十)
 天麻焖鸡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