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arosteal sarcoma
|
拚音 |
GUPANGGUROULIU
|
别名 |
皮质旁骨肉瘤,骨膜骨化性纤维肉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运动系肿瘤,骨骼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骨旁骨肉瘤是起源于骨膜或骨旁邻近的结缔组织的位于骨的表面的骨源性恶性骨肿瘤。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男女发病相近或女性略多于男性。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较少见,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骨肉瘤的4%。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好发于股骨下段后侧皮质外,呈波纹状外缘的骨性突起,可限制膝关节屈曲。肿瘤质坚硬,呈黄白色,可见散在束状纤维组织。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肉瘤性成纤维细胞,此外,可见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及新生骨。偶见软骨肉瘤组织。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股骨远端于骺端后侧为好发部位,其次是胫骨、腓骨、肱骨近端等。肿瘤生长较慢,呈骨样硬度,表面凹凸不平,基底固定不能话动,疼痛较轻,患肢功能受限。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片见肿瘤向一侧皮质外生长,围绕骨干周径蔓延并贴近于骨干表面,肿瘤表面极不整齐,呈不完整分叶状,似卷曲之羊毛,肿瘤本身表现为一硬化团块。晚期者可穿破皮层侵犯髓腔。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病理检查,瘤体坚硬呈黄白色,为肿瘤骨间有纤维组织,呈分叶状,镜下的纤维肉瘤细胞见胶原纤维,可见大量新生骨。
|
西医鉴别诊断 |
应与骨软骨瘤、骨肉瘤及软骨肉瘤等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局部手术后容易复发。截肢术后亦可于截肢残端复发,转移灶多发生于肺,发展较慢。其五年存活率平均可达80%。骨旁骨瘤的瘤细胞分化较好,恶性程度较低,预后比骨肉瘤好。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主要是手术治疗:瘤体小而呈低度恶性局限者可作广泛切除术或瘤段切陈术;瘤体大而广泛者或高度恶性者宜作截肢术。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