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blue naevus, mongolian spot,ota naevus and Ito naevus |
拚音 | LANZHIMENGGUBANTAITIANZHIHEYITENGZHI |
别名 | 真皮黑素细胞瘤,婴儿青斑,眼上颌部青褐色痣,肩胛三角肌部青褐色痣,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皮肤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蓝痣(blue naevus)又名真皮黑素细胞瘤、蒙古斑(mongolian spot)又称婴儿青斑、太田痣(ota naevus)又称眼上颌部青褐色痣、伊滕痣(Ito naevus)又称肩胛三角肌部青褐色痣,都是真皮内黑素细胞聚集而引起的疾病。第10周胎儿的真皮内开始出现黑素细胞。11—14周间,黑素细胞开始向表皮移行。20周后,真皮内黑素细胞逐渐消失。出生时,只有少数区域(特别是骶部)真皮内有黑素细胞。黑素细胞增多聚集时,因为光学散射原理,外观呈蓝色。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蓝痣:组织病理示普通型真皮内可见多量黑素细胞和噬黑素细胞。前者细长有分支,长轴和皮肤表面平行,聚集成束,细胞内黑素颗粒细。后者粗短无突,黑素颗粒粗。细胞型蓝痣在真皮内除黑素细胞和噬黑素细胞外,尚有梭形细胞紧密聚合而成的细胞岛。这种细胞较大,核椭圆形,胞质丰富,淡染,含少量或不含黑色素。恶变时核异形,难与恶性黑素瘤鉴别。偶而损害附近淋巴结中可有分化良好的痣细胞,此并非转移的征象,而是细胞被动地运输到淋巴结。 蒙古斑:组织病理示真皮深部有黑素细胞,与在蓝痣中所见者相同,但数量较少。无噬黑素细胞。 太田痣与伊滕痣病理改变相同:组织病理同蒙古斑。但黑素细胞较多而位置较浅,结节性损害者则似蓝痣。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蓝痣:可分普通型和细胞型。普通型为略隆起、圆顶、灰蓝至蓝黑色边界清楚的丘疹,直径一般小于1cm。常只1个,也可几个。好发于手、足、背或前臂、小腿。可在出生时就有,终身存在而不恶变。细胞型蓝痣较少见,为l-3cm或更大的蓝包结节,表面光滑或不规则。好发于臀或尾骶部,偶可恶变。 蒙古斑:为常见于蒙古族新生儿骶尾部的大小不等,界限不十分清楚的蓝色斑。黑人及白人婴儿中也可见到。5—6岁自行消失,但有时可持续至成年。本病尚可发生在上、中背部。 太田痣:发生在面部沿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域,即眶周、颞、额、颧和鼻部,有时第3支分布区域即下颌部亦可累及。常为单侧性,不规则、棕色、青灰色或蓝黑色斑片,偶可略隆起或有散在结节。同侧巩膜、结膜、角膜、视网膜、鼓膜、唇和口腔、鼻粘膜亦可受累,偶而对侧面亦可累及。恶变少见。 伊滕痣:是肩、颈侧、锁骨上和上臂皮肤的单侧性、不规则、棕色,灰蓝色或蓝黑色斑片。可伴发同侧或对侧的太田病。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蓝痣偶可恶变。蒙古斑一般可自然消失。太田痣恶变少见。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蓝痣:治疗可用手术切除。恶变时治疗同恶性黑瘤。 蒙古斑:本病可自然消失,不消失者亦毋需治疗。 太田痣和伊滕痣均无有效疗法,可试用皮肤磨削术或用化妆美容术使损害变得不明显。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