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fibroma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
拚音 |
KOUQIANGHEMIANBUXIANWEILIU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肿瘤,口腔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纤维瘤是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口腔颌面部纤维瘤可起自颌骨的骨膜、颌骨内、口腔粘膜、牙周膜及颌面部真皮或皮下的纤维结缔组织。肿瘤由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所构成,排列成束状纵横交错,包膜不明显。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口腔颌面部纤维瘤多见于青壮年。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口腔颌面部纤维瘤有软组织纤维瘤和颌骨纤维瘤两种。前者多发生在牙龈、舌、颊、腭等处,多非真性纤维瘤而是纤维性增生,但在组织学上与纤维瘤难以区分,牙龈的纤维性增生与慢性刺激、炎症或内分泌等有关,通常称为龈瘤(epulis),最为常见。颌骨纤维瘤内可见有牙源性上皮,故属于牙源性纤维瘤。面颈部皮下软组织纤维瘤与早期的低度恶性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临床表现极为相似。
颌面部皮下软组织纤维瘤和颌骨纤维瘤,有的在病理组织形态上表现为良性肿瘤,而临床的生物学行为则有恶性倾向,如无明显包膜、呈浸润性生长、极易多次复发等。有的在病理组织学上与低度恶性纤维肉瘤难以区别。皮肤的隆突性纤维肉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皮下块物较大,且向外突出,不痛,较少向深层组织浸润,基底少固定,活动度好,质地偏硬,早期与良性纤维瘤在临床上难以区别,晚期可出现破溃。由于纤维瘤具有上述特点,在处理上必须恰当,避免术后复发和对纤维肉瘤的误诊。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口腔颌面部出现圆形隆起的肿块,有蒂或无蒂,边界清楚,表面大多光滑,有的呈结节状,表面覆盖正常粘膜或皮肤。大多为中等硬度,但有的偏硬,发生在口腔粘膜纤维瘤一般较小,纤维性龈瘤则见于牙槽部,可使牙齿松动、移位,并因咀嚼及咬合损伤出现破溃和继发感染。面颈部皮下纤维瘤可发展为较大肿块。质地偏硬,可以推动。颌骨牙源性纤维瘤主要表现为颌骨膨胀,与其他牙源性肿瘤难以区别,X线为透光阴影。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手术必须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肿瘤,术中如冰冻切片证实为纤维肉瘤,则应按恶性肿瘤处理。良性纤维瘤术后应注意随访。龈瘤的切除必须包括有关的牙齿或被累及的牙槽突一并切除。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