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bronchial adenocarcinoma |
拚音 | ZHIQIGUANXIANTI'AI |
别名 | 支气管腺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呼吸系肿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支气管腺体癌,为一组起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腺管上皮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属典型的唾液腺型癌瘤。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多发生于30—40岁,男女发病率相仿。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发病率约占支气管肺癌的0.6%—1%。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大致可以分两型: 腺样囊腺癌:原称圆柱瘤性腺癌,为一种外形呈筛状的恶性上皮性肿瘤。较类癌少见。约1/3发生于气管或隆凸,其余发生于大支气管,尤其是肺下叶。肿瘤生长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下,侵蚀支气管壁和支气管周围的组织,极少呈息肉样生长,可阻塞支气管腔。切面呈灰白色。镜检酷似唾液腺样囊腺瘤。肿瘤细胞交织成圆柱体,中央形成小管隙,内含PAS染色阳性的嗜酸性分泌物。其恶性程度高于肺类癌和粘液表皮样癌,可有局部浸润,也可广泛转移于肝、肾等器官。 粘液表皮样癌:从支气管粘膜的粘液腺衍生而来,为一种少见的恶性支气管腺体癌。多发生于大支气管以上叶较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两性发病无异。肿瘤呈小分叶状,表面被覆粘液。切面见多个充满粘液囊腕。镜检肿瘤由鳞状上皮细胞、分泌粘液细胞和中间型细胞组成,有成团的含粘液的腺泡和表皮样细胞。粘液表皮样癌与唾液腺瘤相似,具局部侵蚀。也可转移,但其恶性程度较腺癌低。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