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
拚音 | GUGUZHUANZIJIANGUZHE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骨折、骨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由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 一般多按骨折线的走行方向分为:顺转子间线型,即骨折线出大转子向下至小转子,其走行与转子间线平行,称为稳定型;逆转子间线型,即骨折线由大转子下方向内上达小转子的下方,称为不稳定型。有时骨折线难以分辨走向,呈粉碎骨折,稳定性亦较差。 若骨折仅局限于大转子者称为股骨大转子骨折。若骨折仅局限于小转子者,称为股骨小转子骨折。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一、股骨转子间骨折:大多数为间接外力引起,由于转子部受到内翻及向前成角的复合应力,往往以小转子为支点嵌压形成小转子蝶形骨折。亦有人认为小转子骨折系由髂腰肌撕脱造成。由直接外力造成转了间骨折实较少见。 二、股骨大转子骨折:因股骨大转了上有臀中、小肌附着,偶因该肌强烈收缩或下肢极度内收时发生撕脱骨折,常为上2/3不全骨折。如为直接打击伤则多呈粉碎型。 三、股骨小转子骨折:一般多为撕脱骨折。因股骨小转子上有髂腰肌附着,偶因该肌强烈收缩发生撕脱骨折,例如青年运动员在做剧烈运动时有可能发生。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与股骨颈骨折相似。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须靠X线确定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一、股骨转子间骨折:本病的症状与体征大致与股骨颈骨折患者相似,往往在临床上难以区别,其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于髋外侧可见皮下淤血斑。 二、股骨大转子骨折:伤后转子部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斑,压痛明显。 三、股骨小转子骨折:伤后于髋内侧有疼痛及压痛、功能障碍不明显。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者很少。主要后遗症为髋内翻,多发生于非手术治疗者,约占30%。 |
并发症 | 可能发生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或静脉炎等合并症。 |
西医治疗 | 一、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时应首先注意全身情况,防止可能发生的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或静脉炎等合并症,对骨折的治疗有两种方法。 (1)牵引疗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转子间骨折,只要患者能够耐受牵引和长时间卧床均可采用。一般以Russell骨牵引最为适用,且便于护理和活动。牵引时间约需8—12周,待骨折愈合后去除牵引,练习活动。 (2)内固定法:近年来多主张用内固定疗法,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受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更为适用。施行内固定后,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防止髋内翻。内固定方法有①钉板内固定。②髓内针固定,由股骨内髁向上直插手股骨头,术后即可下地行走,例如kuntscher髓内针及Ender多针内固定等。 髋内翻内翻轻者不需治疗;重者腿短、跛行、臀中肌失效影响功能者,可行转子下外展截骨术矫正之。 二、股骨大转子骨折:由于外展肌腱多保持完整,移位不大,只需保持患肢外展,卧床休息2周即可下地活动。一般6周即达骨性愈合,不遗留功能障碍。对于移位较多的整块骨折,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三、股骨小转子骨折:一般只需休息数日,需其他处理,不遗留功能障碍。移位严重者将髋关节固定在屈曲位置直到骨折有临床愈合。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