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injury of epiphyses |
拚音 | GUGOUSUNSHA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骨折、骨损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骺板的结构较骨骼、肌腱、韧带、关节囊为弱,因此关节邻近受到暴力作用时,骨骺易于损伤。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故骨骺损伤亦属骨折之一种。 骨骺可分两大类:即承受压力的骨骺和承受拉力的骨骺。前者是构成关节的骨骺,其骺板生长,使骨的长度增加。后者是大肌肉或肌群起止的附着点,能承受拉力,不形成关节,与骨长度的增加无关。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骨骺损伤一般由撕脱、剪力、劈裂、挤压等暴力所引起。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一、承受压力的骨骺的损伤可分5型: 第1型是骨骺从干骺端完全分离,但移位不多,又称骨骺分离。软骨细胞生长区也未与骨骺脱离,骨骺及干骺端均无骨折,周围骨膜大多未受损伤,例如股骨上端骨骺滑脱。 第2型是整个骨骺连同一小块三角干骺端骨块从干骺端分离。其软骨细胞生长区未受伤。桡骨远端骨骺分离和产伤中肱骨上端骨骺分离属于此型。 第3型是一种少见的骨骺骨折,骨折线自关节面通过骨骺和骺板,再沿骺板横行延伸到该板边缘,使一部分骨骺和骺板分离下来。本型大多发生在胫骨两端。 第4型是一种常见的骨骺骨折,骨折块包括一部分骨骺、骺板和干骺端。本型多发生于肱骨外髁。 第5型是骺板挤压伤,暴力挤压骨骺,经骨骺传导到骺板,损伤了软骨细胞生长区,也可发生部分骺板分离,但常无明显移位。早期X线摄影无明显的损伤迹象。可被误诊为关节扭伤。 二、承受拉力的骨骺可因附着在其上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而被撕脱,称骨骺撕脱。如肱骨内上踝、胫骨结节、股骨小转子、坐骨和髂前上、下棘等处的骨骺。骨骺撕脱后,常有较大移位,如两者间有一些距离,可发生纤维性连接。 三、产伤骨折: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骨折称产伤骨折。可能是由于接产时暴力所致,也可能是骨质本身已有病理变化,再由轻度伤力所引起。长骨干发生骨折的机会较多,但骨骺损伤亦时有所见。发生产伤骨折的部位一般以肱骨干最多见,顺序而下是锁骨、股骨等。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一、承受压力的骨骺的损伤: 第1型(骨骺分离):预后良好。 第2型:预后良好。 第3型:若其血液供应未受损,则预后良好。 第5型:骺板若严重受损,可提早停止生长,预后不佳。 二、承受拉力的骨骺损伤:损伤若不能愈合,日后发生的发育障碍大多不引起伤处畸形。 三、产伤骨折:新生儿的骨折都将很快愈合,并有大量骨痂形成。骨的塑型能力也很强,即使有严重的移位,将来也很少会残留明显的畸形,很少会影响功能。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一、承受压力的骨骺的损伤: 第1型(骨骺分离):易于复位。 第2型:复位容易。 第3型:要求准确复位,对好骺板的位置和重建光滑的关节面。 第4型:治疗要求与第3型相同。 二、产伤骨折:须认真复位和固定,才能早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