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leech bite(TCM) |
拚音 | MAHUANGYAOSHANG(ZHONGYI) |
别名 | 西医:水蛭咬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动物、昆虫咬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蚂蝗咬伤是因蚂蝗叮咬皮肤,损伤血络所致。以局部流血不止和轻微痒痛为主要表现的出血性疾病。蚂蝗侵入鼻孔、阴道等处后,亦以引起该处出血不止为主症。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多发生于浸人水中的小腿、足背等处。 2.咬伤处微肿,流血水止,或有红斑、风团,严重者可见大疱及坏死。 3.自觉微痛,微痒。蚂蝗偶及阴道,可引起阴道出血;侵入尿道,引起尿痛及血尿;侵入鼻腔,则可导致鼻塞、鼻衄。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蚂蝗进入鼻腔或阴道,可用2%普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浸渍棉球塞人阴道或鼻腔,蚂蝗失去活动能力后,便可取出。 5%苏打水洗净伤口,再涂以碘酒或2%龙胆紫液。 |
中医治疗 | 外治及其他治疗: 1.吸附在皮肤上的蚂蝗,不可强力拉下,以免吸盘断人伤口内,可用手掌或鞋底拍击虫体,亦可用浓醋、白酒、食盐、烟油、辣椒粉等涂擦蚂蝗吸部,数分钟后,蚂蝗会自行脱落。 2.蚂蝗进入鼻腔或阴道时,可用香油滴入,待其退出时除之。 3.伤口处流血不止,可用云南白药、三七粉等外掺,或用于纱布压迫止血。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诸病源候论·杂毒病诸候·蜞蜍著人候》曰:"江东及岭南,无处不有蜞、蜍……人行涉山水,即著人肉,不甚痛而痒,两头皆能嗍人血,血满腹,便自脱也。无甚毒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