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癫病(中医)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depressive psychosis(TCM)
拚音 DIANBING(ZHONGYI)
别名 西医: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单纯型,偏执型。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以神志错乱,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论次,静而少动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癫病多因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或因头颅损伤、脑部疾患、中毒伤神等所致,并常与先天遗传、性格特殊等因素有关。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平素性格内向,近期多有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可有家族史。
2.有精神抑郁,多疑多虑,表情淡漠,或焦急胆怯,喃喃自语,语无伦次,静而少动,或悲郁善哭,痴呆叹息等表现。
3.缺乏自知力,自认为无病,无求治欲望,不易受暗示及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环境。
4.可有面容憔悴目光呆滞,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性欲减退,阳萎闭经等表现。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头颅CT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1.癫狂病:表现以情感高潮与低落、狂躁与抑郁交替出现,不若癫病之但抑郁无狂躁。
2.卑惵:表现为抑郁、胆怯、自卑、恐惧等。颇类癫病,但其病人自知力完整,仅以情绪抑郁,心情不畅为主。
3.神劳:神疲,失眠健忘,头昏等为主要表现,无癫病之神志抑郁、语无伦次等症,且自知力完好。
4.痴呆:以呆傻愚笨为主要表现,系智能低下而非神志错乱。头部CT如发现脑萎缩等有利于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痰气郁结证:精神抑郁,神情呆钝,胸闷叹息,忧虑多疑,喃喃自语或不语,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而腻,脉弦滑。解郁化痰。顺气导痰汤加郁金合欢花菖蒲远志等。
2.脾虚痰湿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寡言少语,甚则目瞪若呆,妄闻妄见。面色萎黄,舌体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滑,形体肥胖。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郁金等。
3.肝郁脾虚证:精神抑郁,常喜太息,沉默寡言,哭笑无常,神疲乏力,或见脘腹胀满,胁肋不舒,食欲不振,便溏不爽,舌淡苔薄白,脉弦缓。疏肝解郁、补脾益气。逍遥散加减。
4.心脾两虚证:神志恍惚,妄闻妄见,语言错乱,心悸易惊,善悲欲哭,夜寐不安,食少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
5.心虚神怯证:沉默寡言,善悲欲哭,头晕健忘,心悸,胆怯易惊,神疲乏力,或见失眠多梦,舌淡,脉弱。补心安神。琥珀养心丹加减。
6.脾肾阳虚证:沉默寡言,表情淡漠,畏寒肢冷,腹胀便溏,腰部或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或性欲减退,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温补脾肾,附子理中汤加菖蒲、远志等。
7.瘀阻脑络证:神志痴呆,健忘失眠,或神情错乱,或头痛如刺,头晕目眩,面色紫暗,舌暗或有瘀点,脉弦涩。化瘀通脑。通窍活血汤加菖蒲、郁金等。
中药
针灸 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取风池、内关、神门、肾俞、肝俞、足三里、天枢、关元、三阴交等,每用3~5穴,平补平泻法。
(2)穴位注射疗法:冬眠灵0.2m1,神门穴注射。
(3)耳针疗法:取神门、交感、脑干、内分泌、心、肾。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1.应注意心理治疗,安排、鼓励参加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保持和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的接触。
2.应及时解除社会和家庭环境中各种精神刺激和情绪因素。
3.应注意病人有无拒食、自杀、逃跑等表现,如发现应及时制止。应注意自知力恢复情况。
4.单方验方:
(1)鲤鱼1尾,白矾50(为未),用白矾未擦鱼上,腌2日,煎吃。
(2)黄连3g,生龙齿15g,全蝎3g,水煎服,1剂/日。
6.西医西药:可用抗抑郁药,如丙咪唑、氯丙咪嗪,严重抑郁者,可用电抽搐疗法。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癫病之名出《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己而烦心。”《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有“五癫病候”之名。
相关文章
 羚羊散(《准绳·幼科》卷五。)
 张老师书信2
 钟乳丸(《圣惠》卷二十六。)
 中里巴人:健身不要舍本求末
 六、九刺应九变
 长春语录发挥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