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manic-depressive psychosis |
拚音 | ZAOKUANGYIYUXINGJINGSHENBING |
别名 | 情感性精神病,中医:狂症,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精神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是一组以情感活动过度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病。临床特征为躁狂或抑郁反复发作,或交替发作。两次发作之间,有明朗的间歇期,此时精神活动完全正常。虽可多次发病,但精神活动并不出现衰退,一般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可以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本病在国内比较常见,国外报告抑郁症更常见,患病率可高至5%。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本病的病因未明。近年来在遗传与生化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线索。 1.遗传因素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提示本病的家族遗传倾向较为明显。 2.生化代谢异常近年来集中于对脑内神经递质的研究。其假说来源于精神药理学的研究资料:①耗竭脑内5-HT和NE的药物,如利血平、四苯嗪等可导致抑郁;②使脑内受体部位上述生物胺活性增高的药物,如三环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具有抗抑郁作用。NE系统活动过度出现躁狂,而活动不足则出现抑郁。 3.性格基础有人发现大部分躁郁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好交际、富于同情心、多行动而好幻想、兴趣广泛、情绪不稳定、容易过于喜悦或忧郁等特点,称之为环性性格或外向性格。 4.间脑机能障碍:手术时发现刺激第三脑室附近或下丘脑,可以诱发情绪欣快,意念飘忽。间脑部位病变时(炎症、外伤、肿瘤),可引起周期性抑郁和欣快。从而推测间脑,特别是下丘脑功能障碍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5.精神因素和躯体因素:躁狂症和抑郁症在首次发病前约有半数以上有精神因素。少数患者在躯体因素影响下(产后、传染病等)诱发起病。 |
中医病因 | 中医对躁狂证和忧郁证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根据中医辨证的原则,认为躁狂症是属于狂的范畴,而忧郁症则属于癫的范畴。一般认为狂属阳症(表现为兴奋亢进),癫属阴症(表现为抑制低下)。其发病机理,虽然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但精神因素的诱发占重要地位。一般认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多因忧思大过,志愿不遂,郁闷不舒,耗伤心脾,以致血虚、肝阴不足;或国暴怒愤郁,肝胆气逆,郁而化火,煎熬成痰,上蒙清窍;或因过喜伤心及胃热上蒸,扰乱神明所致。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一)躁狂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制定(1987年5月,九江市)标准如下。躁狂抑郁症的诊断,按198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委员会黄山会议(躁狂抑郁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按以下标准。 1.躁狂发作 (1)肝火内扰型 ①精神症状:*1)情感高涨,易激惹,2)思维奔逸,言语滔滔不绝;3)躁动不安,喊闹不休:4)昼夜少眠;5)重者可有意识模糊。 ②躯体症状:1)大便干结;2)小便色黄;* 3)舌质深红,苔黄燥;4)脉弦洪数。 (2)肝胆郁热型 ①精神症状:*l)情感活跃,易激惹;2)联想加速,言语增多;3)夸大、自负;4)精力充沛,动作增多;5)睡眠减少。②躯体症状:1)大便干结;2)小便色黄;* 3)舌质红,苔黄;4)脉弦数。(3)热盛伤阴型①精神症状:*1)情绪饱满;2)言语较多;3)动作较多,但易疲惫;4)注意力不集中; 5)睡眠较少。 ②躯体症状:l)大便干结;2)体质较弱;* 3)舌质红嫩,少苔;4)脉弦细数。(4)其他型难以纳入以上各型的躁狂发作。 2.抑郁发作 (1)肝郁脾虚型 ①精神症状:* l)多愁善虑;2)悲观厌世;3)情绪不稳;4)唉声叹气;5)失眠多梦。 ②躯体症状:* l)两胁胀满;2)腹胀痛泻;3)身倦纳呆;4)舌质淡红,苔薄白;5)脉弦细。 (2)肝血瘀滞型 ①精神症状:* 1)情绪抑郁;2)自杀观念或行为;3)心情烦躁;4)思维联想缓慢;5)运动迟缓。 ②躯体症状:1)面色晦暗;2)胁肋胀痛;3)妇女闭经;* 4)舌质紫暗、瘀点、苔白; 5)脉沉弦。 (3)心脾两虚型 ①精神症状:* 1)失眠、健忘;2)兴趣缺乏;3)心悸易惊;4)善悲易哭;5)倦怠乏力。 ②躯体症状:* 1)面色淡白或萎黄;2)食少腹胀便溏;3)舌质淡、苔白;4)脉细弱。 (4)脾肾阳虚型 ①精神症状:* l)精神萎靡;2)情绪低沉;3)嗜卧少动:4)心烦惊恐;5)心悸失眠。 ②躯体症状:1)面色(白光)白;2)阳萎遗精(妇女带下清稀);* 3)舌质胖淡或有齿痕、苔白;4)脉沉细。 (5)其他型难以纳入以上四型的抑郁发作。 说明: 1)本分型中每一证型的精神症状必需符合其中三项,躯体症状需符合其中两项。有*号者为必备症状。 2)本分型为试用草案,希望在临床实践中试用、验证,以便今后修订,使之不断完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27)。 |
中医诊断 | 中医根据辨证原则,认为躁狂症是属于狂的范畴,而抑郁症则属于癫的范畴及郁证范围。一般认为狂属阳症,表现兴奋亢进;癫属阴症,表现为抑制衰退。 1. 狂证辨证辨狂证应区分痰火,阴虚的主次先后:狂证初起是以狂暴无知,情感高涨为主要表现,即由痰火实邪扰乱神明而成。病久则火灼阴液,渐变为阴虚火旺之证,可见情绪焦躁,多言不眠,形瘦面赤,舌红等症状。一般认为亢进症状突出,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者,是痰火为主。而焦虑、烦躁不眠、精神疲惫,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者,是阴虚为主。 (1)痰火扰心: 证候:起病急,常先有情绪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突然狂暴无知,情感高涨,言语杂乱,逾垣上屋,气力逾常,骂詈叫号,不避亲疏,或毁物伤人,或哭笑无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渴喜冷饮,便秘尿赤,不食不眠,舌质红绛,苔多黄腻,脉弦滑数。 病机分析:五志化火,鼓动阳明痰热上扰清窍,故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阳气独盛,扰乱心神,神明昏乱,症见狂暴无知,言语杂乱,骂詈不避亲疏;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实则登高、逾垣、上屋、而气力超乎寻常;舌绛苔黄腻,脉弦而滑数,皆属痰火壅盛,且有伤阴之势;因火属阳,阳盛扰神明,故起病急骤而狂暴不休。 (2)阴虚火旺: 证候:狂病日久,病势较缓,精神疲惫,时而躁狂,情绪焦虑,紧张,多言善惊,恐惧而不稳,烦躁不眠,形瘦面红,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病机分析:狂乱躁动日久,致气阴两伤,如气不足则精神疲惫,仅有时躁狂而不能持久。由于阴伤而虚火旺盛,扰乱心神,故症见精神焦虑,多言善惊,烦躁不眠,形瘦面红等。质质红,脉细数,也为阴虚内热之象。 2.郁证辨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一类症怔。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失眠等症状。《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佛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景岳全书·郁证》中提出:五气之郁,因病而郁;情志之郁,因郁而病,两者有所不同。 (1)肝气郁结: 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叹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或呕吐,大便失常,女子月事不行,苔薄腻,脉弦。 病机分析: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厥阴肝经循少腹,挟胃,布于胸胁,因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肝络失和,故见腹胀、胸闷、胁痛,以及女子月事不行等。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脘闷嗳气,纳呆、呕吐,肝气乘脾,则腹胀,大便失常。苔薄腻,脉弦,为肝胃不和之象。 (2)忧郁伤神: 证候: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病机分析:忧郁不解,心气耗伤,营血暗亏,不能奉养心神,故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等症。 |
西医诊断标准 | 1984年情感性精神病专题学术会议(于安徽)制订 一、 躁狂发作 (一) 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的特征,且相对持久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到需住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四项(若情绪仅为易激惹,则需具有五项):(1)言语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2)意念飘忽、思维奔逸。(3)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4)自负、自我评价过高;(5)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6)对睡眠的需要减少;(7)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8)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2.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3.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4.具有精神病症状。 (三)排除标准 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1)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或幻觉; (2)怪异行为;(3)“一级症状”;(4)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症等其它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它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二、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2周(如症状严重需立即治疗或住院者,或过去有肯定符合标准的躁狂或抑郁发作者不受此限),至少有下列症状的四项:(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2)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3)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4)自责或内疚感;(5)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6)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7)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社会能力明显受损; 2. 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3.具有精神病症状。 (三)排除标准: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三、轻躁狂与轻抑郁发作 本类型指临床表现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第(一)及(三)项标准,而不符合第(二)项中的任何一条者。 躁狂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198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于九江市)制订 一、躁狂发作 (一)肝火内扰型 1.精神症状:*(1)情感高涨、易激惹;(2)思维奔逸、言语滔滔不绝;(3)躁动不安,喊闹不休;(4)昼夜少眠;(5)重者可意识模糊。 2.躯体症状:(1)大便干结;(2)小便黄;*(3)舌质深红,苔黄燥;(4)脉弦洪数。 (二)肝胆郁热型 1.精神症状:*(1)情感活跃,易激惹;(2)联想加速,言语增多;(3)夸大自负;(4)精力充沛,动作增多;(5)睡眠减少。 2.躯体症状:(1)大便干结;(2)小便色黄;*(3)舌质红,苔黄;(4)脉弦数。 (三)热盛伤阴型 1.精神症状:*(1)情绪饱满;(2)言语较多;(3)动作较多,但易疲惫;(4)注意力不集中;(5)睡眠减少。 2.躯体症状:*(1)大便干;(2)体质较弱:(3)舌质红嫩,少苔;(4)脉弦细数。 (四)其它型:难以纳入以上各型的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一)肝郁脾虚型 1.精神症状:(1)多愁善感;(2)悲观厌世;(3)情绪不稳;(4)唉声叹气;(5)失眠多梦。 2.躯体症状:(1)两肋胀满;(2)腹胀痛泻;(3)身倦纳呆;(4)舌淡红,苔薄白;(5)脉弦细。 (二)肝血瘀滞型 1.精神症状:*(1)情绪抑郁;(2)自杀观念或行为;(3)心情烦躁;(4)思维联想缓慢;(5)运动迟缓。 2.躯体症状:*(1)面色晦暗;(2)胁肋胀痛;(3)妇女闭经;(4)舌淡紫暗,瘀点,苔白;(5)脉沉细。 (三)心脾两虚型 1. 精神症状:*(1)失眠,健忘;(2)兴趣缺乏;(3)心悸易惊;(4)善悲易哭;(5)倦怠乏力。 2.躯体症状:*(1)面色淡白或萎黄;(2)食少腹胀便溏;(3)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四)脾肾阳虚型 1.精神症状:(1)精神萎靡;(2)情绪低沉;(3)嗜卧少动;(4)心烦惊恐;(5)心悸失眠。 2.躯体症状:(1)面色胱白;(2)阳痿遗精(妇女带下清稀);*(3)舌质胖淡或有齿痕、苔白;(4)脉沉细。 (五)其它:难以纳人以上四型的抑郁发作。 说明: 1. 本分型的每一种类型的精神症状必须符合其中三项、躯体症状需符合其中两项。有“*”号者为必备症状。 2.分型为试用草案,希望在临床实践中试用、验证,以便今后修订,使之不断完善。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一)躁狂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躁狂状态,精神症状一般表现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典型症状有三,即情绪高涨、思维活动加速及言语动作增多,称躁狂三联症。但临床所见并不都是典型病例。起病可急可缓,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感高涨,患者终日洋洋得意,笑逐颜开,洋溢着欢乐的风趣与神态。情感高涨不仅生动、鲜明、持久,而且与内心体验相一致,故具有感染性,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这是躁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有时情绪反应不稳定,易激惹,多怒,甚至伤人毁物。联想过程明显加速,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表现干活多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常因话多而声音嘶哑。患者自觉脑子比平时聪明,记忆力比平日好,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随境转移,意念飘忽或音联意联。 活动动作相应增多,患者整日忙碌不停,爱管闲事,不知疲劳。但往往做事有头无尾而无成果。尽管病人晚上睡眠少,但精力却异常充沛。本能活动也相应增强,食欲亢进,性欲亢进,好打扮和喜接近异性。 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患者过高评价自己,表现出夸大观念,如夸大自己的才华或财产、地位等可达到妄想的程度,内容多具幻想性,不荒谬离奇,也并不十分坚持。幻觉少见。躯体方面,患者常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因话多而致舌干唇燥。因持久兴奋不顾饮食,体重多下降,入睡困难或早醒,血压偏高,脉搏加快,瞳孔扩大,便秘等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体征。 (二)抑郁症 主要表现为抑郁状态,患者表现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及言语动作减少,称抑郁三联症。但临床所见并非如此典型。 起病多缓慢,往往先有失眠,多表现为早醒、乏力、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低和各种内感不适。因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诱发起病者,可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精神症状中以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最为突出。患者终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兴趣索然。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思维联想活动受抑制。自觉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话少声低。常有消极观念、自杀企图。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可出现继发性妄想,多为自罪妄想及疑病妄想等。少数病例亦可出现片断幻觉。上述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部分病例表现为昼重夜轻,即晨起严重而下午或傍晚则相对见轻。少数病例表现缄默不语,终日卧床不动,称抑郁性木僵状态。 自杀企图与行为是抑郁患者最危险的症状。可以出现症状严重期,但也可出现在早期或好转期。患者往往事先有周密计划,行动隐蔽,以逃避医务人员与家属的注意,应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护理。 躯体症状中,患者面容惟悴苍老,目光迟滞,胃纳差,体重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减退,女患者常有闭经。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病程与预后:首次发病以青年最多。躁狂症发病年龄一般比抑郁症为早,女性较男性早且稍多。每次发作病程一般历时2~6个月,躁狂症往往比抑郁症为短。发作次数以1~2次多见。各型中以双相型的发作次数较多。本病预后良好,虽多次发作,精神活动保持完整。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精神和躯体症状完全消失。自知力恢复,且对疾病有分析批判能力。不遗留精神缺陷,症状缓解后,观察2~3周而无复发迹象。能适应现实生活,工作能力恢复。 2.好转:上述精神症状及躯体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自知力部分恢复。工作能力未能完全恢复,但不影响适应现实生活能力。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1.躁狂症 (1)精神药物:氯丙嗪和氟哌啶醇对控制兴奋症状效果较好。病情轻者,每日口服氯丙嗪200~500mg,或氟哌啶醇10~30mg。较重者可肌肉注射。急性躁狂可静脉滴注。 (2)碳酸锂:治疗剂量每日0.8~2.0g。维持量每日0.4~0.8g。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故应严重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宜在住院条件下进行,结合测定血锂浓度,以调整剂量。急性治疗期,血锂浓度为0.9~1.5mmol/L,维持治疗为0.5~1.2mmol/L,锂盐除用于治疗本症外,对预防复发有良好效果,适用于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例,并对抑郁症有预防复发作用。 (3)电抽搐疗法:亦称电休克治疗,对严重急性躁狂,有轻好的控制兴奋的治疗作用,一般疗程为6~12次。 (4)心理治疗:躁狂症恢复阶段应配合心理治疗。 2.抑郁症 (1)精神药物:三环类抗抑郁剂是首选药。常用有丙咪嗪,适用于运动性抑郁较明显的抑郁症患者。日量为50~200mg,疗程4~6周。要注意丙咪嗪的副作用,老年人慎用,特别是伴有冠心病患者不宜使用此药。阿米替林、多虑平亦为三环类抑郁药,镇静作用与抗焦虑作用较丙咪嗪明显。多用于伴有焦虑的患者,日量为50~300mg。 (2)电抽搐疗法:对严重抑郁、自杀企图明显或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考虑本疗法。 (3)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无论病情严重期或恢复期均应配合心理治疗。 |
中医治疗 | 1.狂证 (1)痰火扰心型:治法为泻火逐痰,镇心安神。可选用基本方:大承气汤、泻心汤、温胆汤及礞石滚痰丸。 (2)阴虚火旺型:治法为滋阴降火,安神定志。选用二阴煎加减,送服定志丸。 2.郁证 (1)肝气郁结型: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方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可配服越菊丸。 (2)忧郁伤神型:治法养心安神。方药用甘枣大麦汤主之。 |
中药 | |
针灸 | 电针疗法治郁证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本病病因未明,预防有一定困难。由于本病有较明显的遗传倾向,应避免与家族中有同病史者婚配,以减少子女亲属中精神病的发生率。加强科普知识工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十分重要。此外预防复发也很重要,锂盐每日0.5~0.8g维持治疗有预防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复发的作用,一般在门诊可长期服用。 躁狂状态时的护理,主要注意患者入量及限制病人过度活动,以保障其自身安全与周围环境安全、抑郁状态的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随时要注意患者的安全护理,严防自杀。 |
历史考证 | 据医籍记载,躁狂症相当于中医所说的“狂症”,如《灵枢·癫狂篇》说:“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躁狂患者的高度兴奋。情绪高涨、话多、动作增多及思维内容明显夸大等特征。抑郁症则相当于中医的“癫症”之一。如《医学入门》中说:“癫者异常也,平时能言,癫则沉默,平日不言,癫则呻吟,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描述了抑郁症患者的高度迟滞,情绪低落,言语、动作减少等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