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sinus barotrauma
|
拚音 |
BIDOUQIYASHA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鼻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当外界气压骤变时,无论是突然下降或突然上升,可扰乱鼻窦内外原有气压的平衡,进而造成鼻窦的损伤,称此为鼻窦气压伤,它常发生于飞行时,和潜水过程中。各鼻窦中,以额窦的发病率最高,上颌窦次之,筛窦较低。气压损伤,可发生于单一鼻窦,也可发生于几个鼻窦。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高度与气压变化的关系:每升高5000m,气压即减少1/2,在海拔10000m的高空,气压仅有海平面的1/4,因此在往上飞行时,窦外气压比窦内要低,窦内空气往窦外逸出;飞机下降时,气压逐渐增加,空气又由窦外返回窦内,如窦口通畅,窦腔内外气压可通过调节,达到平衡。若窦口处有阻塞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致粘膜肿胀、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与息肉样变、鼻息肉等,使窦口内外气压平衡失调,引起窦腔粘膜充血肿胀、粘膜下血肿和出血、渗出物增多。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鼻窦气压伤的主要症状有:鼻窦区疼痛(如额部)、流血涕、眼胀眼痛、流泪、视力减退,重者有面色苍白、出汗等。
|
体检 |
鼻腔检查可发现分泌物。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摄片有时可显示液平或血肿。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包括注意休息,暂时避免航空、登高或潜水。鼻内滴用1%麻黄素液,以收敛鼻腔粘膜,减轻或消除窦口粘膜肿胀,局部理疗,给镇痛剂缓解疼痛。窦内较大血肿,长期不消,可作鼻窦开放手术(如额窦钻孔术)。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鼻部存在其他疾患致屡发本病,宜积极处理此疾患,如中鼻甲息肉样变,需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