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ear herpes zoster |
拚音 | ERDAIZHUANGPAOZHEN |
别名 | Hunt综合征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耳科疾病,病毒性皮肤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耳带状疱疹是外耳和邻近脑神经节(膝状神经节、半月神经节)感染带状疱疹病毒,产生以外耳皮肤为主的痘样疱疹、周围性面瘫和神经痛的一类皮肤病。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本病多见于成人。 |
强度与传播 | 感染途径为上呼吸道或皮肤接触。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带状疱疹病毒侵袭感觉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相当神经节,故本病又称后灰质炎。神经节发生水肿,内部有出血性炎性渗出物,并有神经分布区内的皮肤疱疹,可伴睑、前额、枕和颈部的疱疹。肿大的膝状神经节可压迫Ⅶ脑神经运动支和Ⅷ脑神经,发生同侧周围性面瘫,耳鸣、耳聋、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耳带状疱疹并发面瘫、耳带状疱疹并发面瘫和Ⅷ脑神经损害。 |
西医治疗 | ①早期应用激素、镇静剂。 ②涂抹皮肤疱疹收敛剂(炉甘石洗剂)或甲紫。 ③1个月内面神经诱发肌电图变性百分数达90%一94%,或患侧面部神经电兴奋阈超过健侧3.5-5.0mA应及时行面神经减压,减压范围应在膝状神经节水平以上(通过颅中窝进路)。 ④有平衡障碍者可给予镇静剂、抗晕药(如地芬尼多)等。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am-say Kunt(1907)最先指出本病为膝状神经节和相当脊神经节的病变。并说明膝状神经节的带状区主要位于耳郭和外耳道,介于半月神经节和C2、C3颈神经节之间的带形分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