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choroidal detachment
|
拚音 |
MAILUOMOTUOL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眼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各种原因引起脉络膜上腔内渗漏液积聚,导致脉络膜与巩膜脱离称脉络膜脱离,是很多眼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最常见于内眼手术后,如抗青光眼术、白内障摘除术和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低眼压。也可见于眼局部或全身病变,如巩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小眼球、海绵窦动静脉漏、高血压等。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当眼内压急剧下降或脉络膜毛细管内压力升高时,血管内压力和眼内压之间的压差急剧增加,导致大量液体自脉络膜毛细管渗漏至脉络膜上腔而发生脉络膜脱离,并引起房水和玻璃体混浊。由于脉络膜前部与睫状体相连续且和巩膜之间有潜在间隙,故脉络膜脱离容易发生在眼的周边部,有时还伴有睫状体脱离而导致眼压进一步降低。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眼压低、角膜后弹力膜皱褶、前房浅、房水和玻璃体变混浊,眼底周边部可见一个或数个棕灰色球形隆起,其表面光滑、无波动,境界清晰,其上视网膜血管正常。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后者多位于眼底后极部,且多为一个,透照试验不透光,超声波检查眼底隆起为实质性,荧光血管造影,早期低荧,晚期有肿瘤血管渗漏而呈高荧。脉络膜脱离内容为渗漏液,故无上述特征。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长期脉络膜脱离由于前房持续变浅易形成虹膜周边前粘连,继发青光眼,预后不良。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在治疗上,首先应寻找引起脉络膜脱离的病因,特别是术后低眼压的原因,加以适当处理,并可应用激素、乙酰唑胺等药物,以减少血管渗漏,促进前房形成。如药物治疗无效,则需行巩膜切开放液并前房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有时不治疗,l-2周脉络膜脱离也能自行消失,但观察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房角粘连而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