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iridocyclitis
|
拚音 |
HONGMOJIEZHUANGTIYAN
|
别名 |
前葡萄膜炎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眼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虹膜睫状体炎是指葡萄膜前段虹膜及睫状体的炎症。反覆多次发作后可因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或并发性白内障造成失明。各年龄均见发病,虽仅只一眼受累但多数为双眼先后发病。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因还不完全明瞭,除少数因外伤或手术所致者外,极大多数属内源性,可能是虹膜睫状体组织对自身或外来抗原呈现的一种免疫反应。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各年龄均见发病。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炎症渗出不仅出现在组织内,还可进入前房与前部玻璃体中,引起房水与玻璃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同时炎症细胞还附着在角膜内皮上称角膜后沉淀物或KP。沉淀物好发生在角膜下方常作三角形排列,但更多的是随意散布在角膜后面。KP可大可小,小的如尘埃,需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仔细搜寻方能发现,大的呈白色颗粒即用肉眼也能看到。炎症活动期,KP作灰白色,经过治疗随着病清的好转,KP数量逐渐减少,色泽也由灰白转成淡棕,由于炎症刺激了虹膜的瞳孔括约肌,瞳孔缩小是虹膜睫体炎的特有征候,也是与其他眼病进行鉴别的重要体征。当瞳孔缩小时前房中的炎性渗出物将虹膜粘着于下方的晶状体表面称虹膜后粘连,使房水不再能从后房经过瞳孔流入前房。房水积聚在后房引起眼内压升高,称继发性青光眼,是造成本病失明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及时扩大瞳孔是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的首要措施。如患者就诊较晚,部分虹膜已紧紧粘连于晶状体上扩瞳后瞳孔出现花瓣状形态,是此眼患过本病的特征。虹膜睫状体炎病虽在前部,但其产物或毒素可经过眼内液体传送达到后极黄斑区视网膜,引起黄斑的水肿,也使患眼视力下降。持久的睫状体炎症,使晶状体营养发生障碍,最后晶状体变混浊。虹膜睫状体如持久不愈或反覆发作或因治疗不及时,长期后虹膜发生后粘连,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相继出现,导致病眼完全失明。进而由于睫状体的破坏可致眼球萎缩。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病理改变主要为虹膜与睫状体组织的充血水肿与细胞浸润。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本病的主要病状为眼红、眼痛及视力下降。体征有睫状充血(充血在角膜缘最显著,色暗红),角膜后沉淀物,房水混浊,瞳孔缩小常在2mm左右,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力常为中等度下降。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上,应与引起红眼的其他疾病鉴别,主要有急性结膜炎与急性青光眼,前者多为双眼患病,充血属结膜性,色泽鲜红,以弯窿部最剧,愈近角膜缘愈轻,患眼视力无损,但有大量粘液脓性的分泌物,后者好发生于老年尤以女性多见,除睫状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外,瞳孔扩大是主要鉴别点,另外眼压明显增高,眼球扪之坚硬如石。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以扩瞳及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为主。扩瞳常用1%阿托品每日3次滴眼,不仅可将虹膜拉离晶状体,防止虹膜后粘连,还使睫状肌松弛,让炎症组织得到休息,因而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皮质类固醇的主要作用是减轻炎症、减少渗出,常用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局部滴眼或筋膜下注射,对重症患者也可全身使用。伴有眼压升高时按继发性青光眼处理,除抗炎外,如能找出病因,应同时处理原发疾病,以求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为挽救患眼视力,应重视对并发症的处理,对瞳孔全部后粘连(瞳孔闭锁)、虹膜膨隆、房角广泛前粘连者,应密切观察眼内压,如有眼压升高,应行降压手术以保全残留的视功能。对并发性白内障如视网膜尚有功能时,亦可考虑白内障摘除手术,以期恢复部分视力,但手术前后宜加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以预防炎症的复发。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