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primary closed-angle glaucoma |
拚音 | YUANFAXINGBIJIAOXINGQIANGGUANGY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眼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除眼球解剖结构变异之外,无其他确切原因,使周边部虹膜与小梁接触,进而发生粘连,房角关闭,房水出路受阻而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它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功能,致盲率很高的眼病。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多见于女性,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2,50岁以上伴有远视者更易得此病,但也见于中、青年患者。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西方国家比较少见,在中国则是原发性青光眼中的主要类型,约占3/4。 |
发病机理 | 本病患者的眼球多有解剖上的固有特征:眼轴较短,晶状体较厚且位置相对靠前,前房浅,房角狭窄。由于晶状体前中央部与虹膜的瞳孔领域接触较紧密,房水从后房流人前房的过程中,在瞳孔部位遇到较大阻力,使前后房之间的压力不平衡,后房压力相对较高,中周边虹膜被推顶向前,造成虹膜膨隆现象。使前房进一步变浅,房角更狭窄,周边部虹膜和小梁十分靠近,某些部位甚至相互接触。某些内在或外来因素如情绪波动,在昏暗环境中工作,扩瞳验光或检查眼底,注射或内服阿托品类药物等,引起葡萄膜充血或瞳孔扩大,可使大面积周边部虹膜与小梁接触,使房水外流的通路被切断,前房角镜检查,可见房角大部或全部被虹膜所堵塞,看不到房角结构。眼压骤然上升,导致急性发作。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 1.双眼或先后发病,中老年者,女多于男,与家族史及情绪波动有关。 2.临床前期,前房浅,房角窄。 3.前驱期,有头痛、眼眶周痛、鼻酸、虹视及视力模糊。 4.急性期,眼压突然上升6.6kPa以上,眼剧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明显下降,光感甚至失明;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前房浅,虹膜纹理不清,瞳孔放大,对光反应消失,视乳头充血模糊,视网膜中央静脉曲张,动脉搏动。 5.慢性期,急性发作后,进入缓解期,但如未经治疗,反复发作,房角粘连,眼压升高,瞳孔中等大,房水流畅系数小于0.19,虹膜节段性萎缩,视乳头凹陷及萎缩,杯盘比C/D≥0.6,双眼杯盘比差0.2以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6.绝对期,眼压持续升高,视力为零,瞳孔放大,虹膜萎缩,伴有并发性白内障。 具备1~4项或兼有5、6项均可诊断。 |
西医诊断依据 | 诊断依据主要依靠发作史,及病眼所具有的解剖特征,特别是亚急性发作往往是根据典型的病史而作出诊断的。中老年人,尤其是伴有远视的妇女,如果诉述短 暂的视力模糊和同时伴有眼部酸胀,头痛,虹视等症状,经休息后能自行缓解,且具有前房很浅,虹膜膨隆,房角极度狭窄等眼部表现者,首先应考虑闭青的诊断。以往把虹视看作为青光眼的必有症状过分加以强调,实际上并非如此,典型虹视只有在眼压突然升高角膜水肿时才出现,有虹视时眼压一般应在5.33kPa以上,常与雾视,眼部酸胀等症状同时存在。如眼压升高的时间已很久且为持续性,即使在较高水平,也不一定会感觉虹视,相反在眼部有分泌物、泪液、晶状体混浊等情况时,也可以有类似虹视的现象,因此不能把虹视作为诊断本病的主要 依据。如果病人在亚急性发作的当时来院,诊断就不困难。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瞳孔轻度扩大且对光反应迟钝,明显升高的眼压即6.00-lo.66kPa,关闭的房角等体征都是极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识别,但如前房有渗出,瞳孔有粘连,眼压并不很高或已恢复正常,则有可能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相混淆。以往可能有发作史,双侧前房变浅,患眼的虹膜萎缩,瞳孔扩大,缺乏典型的炎性KP,对侧眼的虹膜膨隆现象,年龄,性别,屈光状态等一系列有关闭角型青光眼的线索,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往往由于视功能障碍或视乳头有凹陷才被发现的。前房角镜检查是区别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因为两者在临床表现上十分相似,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必然具有前房浅,房角狭窄和粘连的基本特征,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一)闭角型青光眼 此型青光眼在我国是所有青光眼类型中最常见的,并通过早期发现,绝大多数可获得治愈的一种。两眼具有非常浅的前房和狭窄的房角是其重要解剖特点及早期体征。根据其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病史:多数患者发病时常有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疲劳、气候突变、以及暴饮暴食等诱因。另外,神经体液调节失常引起葡萄膜血管充血亦可能与本症有关。部分有青光眼家族史。多在晚上发病,常两眼先后(多数在5年以内)或同时发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男女两性之比约为1:2。 (2)症状:发作时剧烈眼胀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蒙,严重者视力降至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不及时治疗甚至失明。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亦有少数病例发生腹泻。 (3)体征:①眼压升高:一般在6.65~10.64kPa,个别严重病例甚至达13.3kPa以上,眼球坚硬如石。②瞳孔散大:瞳孔常中等度散大,多呈垂直椭圆形,固定状态,光反射消失。此时瞳孔区可呈青绿色反光,故本症有“绿内障”之称。晚期可瞳孔极度散大,虹膜广泛萎缩。③眼部充血:眼压急剧升高约一小时以上,先出现虹膜血管充盈,以后可见表层巩膜血管淤血及混合性充血,有时合并球结膜水肿,严重者可出现眼睑水肿。④角膜水肿:若眼压突然升高至5.32kPa以上,可出现角膜水肿,上皮发生小水泡,呈雾状或毛玻璃状混浊。⑤前房浅及房角关闭: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周边前房极浅,虹膜根部与周边角膜几乎相贴,作前房角镜检查可见房角关闭。③房水混浊: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有房水闪辉现象,角膜后面有微细的尘状色素沉着,此乃虹膜睫状体的淤血,血——房水屏障紊乱,血液中蛋白漏于房水中及虹膜色素脱失所致。①虹膜节段性萎缩:由于一定的高眼压状态,使虹膜动脉发生供血障碍,造成与虹膜动脉分布形状相一致的缺血性节段或扇形萎缩。③晶体改变:高眼压可以引起瞳孔区之晶状体前囊灰白色混浊改变,多呈椭圆形、圆形或点状,称之为青光眼斑。常沿晶体纤维缝合处分布,排列呈放射状。青光眼斑、虹膜节段或扇形萎缩及瞳孔散大变形,临床上称为“青光眼发作后三联”症”。③眼底改变:如角膜雾状混浊,可滴2~3滴甘油后再进行检查。常可见视乳头充血、水肿,视网膜中央静脉充盈,重症患者可出现网膜出血。@眼压描记:发作时,由于房角关闭,房水流畅系数显著下降(正常为0.19~0.65),眼压控制后,房角可部分或完全开放,房水流畅系数则相应升高或正常,但在高眼压时作眼压描记,需注意防治角膜上皮擦伤。 (4)病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几个不同的病程阶段,常分为六期,且各有一定的特点,但每个病人未必都有六期的所有症状,各期也非所有病例都能明显区分。①临床前期:一眼已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另一眼,或有急性闭角青光眼家族史,房角窄,前房浅,激发试验阳性者。②先兆期(前驱期):表现为多次暂时性小发作,即一时性虹视、视蒙、眼胀及头痛。常与失眠、劳累、情绪波动或滴扩瞳药有关。检查时,眼压轻度升高,眼局部稍充血或不充血,角膜中部混浊,前房变浅,瞳孔略大,对光反应迟钝,经休息后可完全缓解。如反复发作并加频,日久会进入急性发作期。③急性发作期:急性发病,典型者可表现出所有上述的症状及体征。如在先兆期常用药物治疗,或发现治疗及时,上述症状体征常不全表现。此期如及时治疗,控制眼压或自然缓解后,可转为缓解期,如未能得到恰当的治疗,可转入慢性期。④缓解期:急性发作期自然缓解(少数),或经过积极治疗(多数)后,在停药48小时以上症状消失、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充血消退、角膜恢复透明、房角重新开放或大部分开放,及视力部分或完全恢复,称为缓解期。此期是暂时的,如不及时手术,随时仍有急性发作的可能。⑤慢性期:为急性发作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缓解后迁延而来。此期症状稍有好转,但未完全缓解。眼压中度升高,眼局部无明显充血,角膜恢复透明,但可见后面的尘状色素沉着,瞳孔中度散大,前房角常有程度不同的周边虹膜前粘连,虹膜可有节段性萎缩及后粘连,晶状体前囊下常可见青光眼斑,房水流畅系数低于0.19。久之可见青光眼性视杯扩大、视神经萎缩及相应的视野缺损。③绝对期:视力完全丧失,自觉症状仍存在或有反复。眼压高,眼部充血,角膜混浊;前房浅,房角关闭,瞳孔散大,虹膜萎缩,广泛周边前粘连,晶状体有青光眼斑或白内障,眼底多有晚期青光眼杯。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症状:自觉症状轻微。虹膜膨隆型者,常有类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兆期的小发作史,表现为发作性视蒙、虹视、眼胀及轻微头痛。多在傍晚或午后出现,冬季比夏季多见,经睡眠或充分休息后缓解,随病情进展,可发作加频、持续时间延长。也有少部分患者毫无自觉症状,偶尔遮盖健眼时,才发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多见于虹膜高褶型。 (2)眼前段:在高眼压时,也多无充血及角膜水肿。虹膜膨隆型前房的轴心部与周边部均浅,虹膜高褶型前房中轴深度正常,而周边部浅,这是两型的主要鉴别点。 (3)眼压:呈发作性升高,24小时眼压波动常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基础眼压逐渐高于正常,眼压升高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晚期眼压持续性增高。 (4)房角:眼压高时房角关闭,眼压下降后又开放,但部分发生粘连变窄。随病情进展与反复,粘连变窄增多,宽窄不一。 (5)眼底及视野:早期可正常,但随病情进展可发现视杯增大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表现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极相似。 (6)眼压描记:随房角及眼压变化而变化,眼压升高时,房角关闭,房水流畅系数降低,反之可回升。晚期持续降低。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经药物治疗或手术后,眼压及24小时眼压波动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创口愈合。 2.好转:术后眼压降低,但仍需用药物,才能使眼压及24小时眼压波动接近正常范围。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标是尽快开放房角控制眼压,减少高眼压对视神经的破坏作用。缩瞳剂是关键性药物,但其他降眼压药物也必须同时使用,如乙酰唑胺(酷氮酰胺)250mg,每日2-3次以减少房水产生,50%甘油60gm,口服或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20%溶液按1一1.5g/kg给予,在半小时内滴完)使玻璃体脱水而减少眼内容量,以求迅速及大幅度的降低眼压,更好发挥缩瞳剂的作用。也有人试用角膜中央部加压法,使房水流向周边部前房从而冲开前房角。但以上方法只有在虹膜还没有发生渗出坏死,房角还没有粘连时才能见效,而时间过久,粘连业已形成者,即使在大量的综合药物治疗下能短暂的控制眼压,但终将不能持久。由于多次亚急性发作或急性发作引起的永久性房角粘连和小梁功能损害,都不是药物可以挽回的,必须及早施行滤过性手术。鉴于闭青是双侧性的眼病。一眼得病后对另一没有临床症状的所谓"健眼"(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前期),也应作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以资预防。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