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glaucoma in aniridia
|
拚音 |
WUHONGMOXINGQINGGUANGY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眼科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无虹膜性青光眼是由于虹膜残根堵塞前房角或同时伴有房角先天发育异常的继发性青光眼。无虹膜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表现为虹膜组织的先天性缺损,常合并其他的眼部先天发育障碍。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病孩的角膜往往较小,因为没有虹膜组织,整个晶状体包括赤道部及晶状体韧带都可透过角膜一览无遗,但晶状体可以有部分混浊。患者有怕光现象,由于黄斑部发育不良,视力往往很差,并伴有眼球震颤。无虹膜患者虽然大部虹膜组织缺失,但残余的虹膜根部组织往往依然存在,但必须在前房角镜下才能看到。从这些虹膜残根上有一些条束状组织与小梁网的后部相粘连,并可将残余的虹膜根部组织不断拉向小梁,使小梁网发生阻塞,或同时伴有房角先天发育异常,而引起眼压升高。除个别病例可因大片虹膜残根堵住小梁而导致急骤的眼压升高外,多数病例的高眼压形成和发展是渐进性的,所以不致引起头痛、眼痛、结膜充血等急性高眼压症状。因此对任何一个无虹膜的患者都应常规检测眼压,以便早期发现可能伴存的继发性青光眼。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无虹膜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是十分棘手的,常用的抗青光眼药物如1%匹鲁卡品,0.5%噻吗洛尔,1%左旋肾上腺素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眼压,但往往难以持久。匹鲁卡品使用过久,能加速虹膜残根与小梁的粘连过程。故应经常复查房角,以便掌握这种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药物控制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小梁切开术或房角切开术是治疗本病的首先术式,常规滤过性手术效果常不满意,如同时伴有黄斑发育不良,眼球震颤的患者,即使青光眼能被控制,视力仍难以改善。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