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mental disturbance associated with culture |
拚音 | YUWENHUAXIANGGUANDEJINGSHENZHANG'AI |
别名 | 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精神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有些精神障碍仅见于具有某种文化背景或居住于某些地区的人群,此种障碍被西方专家称为“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这里所谓文化,实际上仅是指西方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因此它不是一个很严谨的概念。《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未采用这一名称,仅将部分具体的综合征归在“其他神经症性障碍”项下。《中国精神疾病分类》(1994)采用了这一名称。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1.恐缩症(koro) 主要见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等地区。常呈小规模的流行发作,患者多为男人,表现为极端害怕自己的阴茎缩入体内,认为阳具缩入体内将会致死,故十分焦虑紧张。发作时并伴有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抓住阴茎不使缩入。症状呈发作者,患者的文化水平一般较低,并常有迷信观念。在中国原称缩阳症,后因发现偶亦有少数女性害怕乳房缩入,故改称恐缩症。实际上多数恐缩症可归入急性焦虑发作一类。 2.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气功有时可以“走火人魔”.这在很早就有报道,80年代以来,由于气功的流行,此种报道逐渐增多,并被命名为“气功偏差”。气功偏差多数表现为精神障碍。由于气功(特别是一些“神奇的”气功)的机制目前还有争论,所以关于这类精神障碍的概念也较模糊。精神科医生所见的气功偏差有时可以用暗示和自我暗示的机制解释,因其表现类似癔症。有些精神疾病患者在其康复期会采用气功作自我保健之用,在练功过程中恰巧又复发,因此与气功联系起来。至于练功以前性格健全,其精神症状完全是气功“所致”而不能诊断为其他任何一种障碍者,十分罕见。 3.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 这类障碍在文化较落后的地区及人群中并不罕见,有相当多的这类病人可诊断为癔症。中国分类虽将它列为一个类别.但是否可作为一个诊断单元,尚有争论。 4.Amok 在中国分类中未提及,而是在西方文献中常提到的“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之一。患者多为男性,主要表现为突然无故爆发的狂怒行为,甚至导致杀人。因首先报道于马来亚,故曾译为“马来亚杀人狂”(原文为马来语)。 5.Latah 患者主要是马来亚女性。表现为两种形式。一为突然出现的不合当时情境的言行,一为突然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均为不能自我控制。 6.Piblokto 主要见于北极的爱斯基摩女性,又称为“极地歇斯底里”。 这些精神障碍的发生率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上述Latah,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已十分罕见。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