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
拚音 | JIXINGBOSANXINGNAOJISUIY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脑部疾病,脊髓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见于疫苗接种后,称为免疫接种后脑脊髓炎。也可见于病毒等感染后,称为感染后脑脊髓炎。病前无明显感染诱因者,称为特发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本病是一种广泛累及脑、脊髓的急性脱髓鞘疾病。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常见于狂大病疫苗和牛痘疫苗接种后。偶见于其他疫苗,包括细菌疫苗接种后或注射异体血清,特别是破伤凤血清之后。感染后脑脊髓炎多见于病毒感染后,如麻疹、水痘、流感、腮腺炎等,偶见于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之后。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病理改变是在脑、脑干、小脑和脊髓白质中有散在的,中、小静脉周围的,直径介于0.1—1mm之间的脱髓鞘病灶和淋巴、单核细胞浸润。轴突和神经细胞则相对完好。病变多属于同一时相,仅见于显微镜下,但偶可融合成大的病变,形成软化灶。严重时可见轴索、神经细胞及其他组织成分的破坏。 本病曾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但无足够的证据说明神经组织损害是由病毒直接侵袭引起。本病的病理改变同一般病毒感染直接引起者明显不同,而与实验性过敏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病理所见相同。其致脑炎抗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异性氨基酸序列的碱性蛋白。一般认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主要是在细胞免疫障碍基础上,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自身免疫反应。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1.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2.病前常有出疹性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等)或疫苗接种史。 3.原发疾病或接种后数日、数周出现播散性脑炎和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4.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含量轻度增高和免疫球蛋白增高。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上可分为:脑型、脊髓型和脑脊髓型三种。多在疫苗接种后或感染后的4—14d起病。脑型者突发头痛、呕吐、嗜睡或精神紊乱,包括幻觉、妄想、言语障碍、脑神经麻痹、偏瘫、惊厥、肌阵挛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昏迷及去大脑强直,少数病例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脊髓型者突发弛缓性四肢或下肢瘫痪,感觉消失及大、小便障碍。脑、脊髓症状同时存在时病情严重。 一般于10d左右开始恢复,逐渐至痊愈。严重的病例于急性期死亡或残留智能与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头颅CT检查可能发现位于脑白质中的低密度灶。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脑脊液白细胞可轻度增多,蛋白、γ球蛋白和IgG含量也可轻度增高,但正常者也不少见。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需与病毒性脑炎、急性脊髓炎、感染中毒性脑病鉴别。特发性病例需同首次发病的多发性硬化相鉴别,有待随诊观察有无复发。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脑脊液检查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体征及脑脊液检查改善。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除对症支持疗法以外,早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