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epilepticism |
拚音 | DIANXIANCHIXUZHUANGTA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脑部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当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频繁出现,发作间期持续昏迷,称为癫痫持续状态,需作紧急处理,中止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有多种类型,可分为惊厥性和非惊厥性两种表现。 小发作持续数小时以至数日,称为小发作持续状态。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主要诊断依据为脑电图上有基本持续的棘-慢波或尖-慢波放电。若为典型的3Hz棘-慢波,则可称为失神持续状态。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发作时有轻度思维缓慢至精神错乱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小发作持续状态可见于任何年龄和以前并无发作史者。颞叶癫痫持续状态很少见,表现为一系列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间不能回复正常反应,可有持续数小时至数月或频繁发作的自动症和精神错乱,伴发轻躁狂状态及间歇的幻、错觉。脑电图示持久的或间断的颞部痫样放电。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用于制痉的药物一般选用静脉注射地西泮(安定)(成人剂量为10—20mg),在2min左右注入。若复发则可每隔1—2h给药一次,或在静注后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缓慢滴注或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内快速滴注。24h内地西泮的总量不超过100mg(儿童剂量为每次0.25—0.5mg/kg体重,5—10岁小儿一次量不超过10mg,幼儿不超过5mg婴儿不超过2mg)。也可用0.5g(5%溶液10ml)苯妥英钠静注,每1—2min注射50mg。达到13mg/kg体重后时严密观察血压、心律不齐、低血压、肺功能损害和糖尿病史者更应谨慎。静脉注射异戊巴比妥钠0. 4—0. 5g,以0.05g/min速度缓注,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如见呼吸抑制,及时停用,并行人工呼吸。小儿剂量1岁为0.1g,5岁为0.2g。静脉或肌内注射副醛,以不超过1ml/min的速度缓注,成人量为3—5ml,易致呼吸道刺激和分泌增加,引起呼吸抑制。有呼吸道感染、哮喘或颅内压增高者忌用。亦可用水合氯醛或副醛保留灌肠(水合氯醛成人量为2—3g,儿童0.05g/kg体重;副醛成人量为15—20ml,儿童量0.3ml/kg体重)。应同时兼顾全身情况的处理,包括发作时的护理,对高热的物理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注意脑水肿的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与控制感染等。 小发作:治疗首先应用地西泮静脉注射、剂量参照大发作持续状态,然后根据是失神发作还是复杂部分发作选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苯妥英钠。部分性阵挛性发作连续地或间歇地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日、数周、甚至数月者,则成为部分性或局灶性癫痫连续发作。可按发作类型选用抗癫痫药物,但往往不易控制。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