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legionnaires disease |
拚音 | JUNTUANB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传染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军团病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原菌暂时定名为嗜肺军团病杆菌,生长缓慢,需氧,为革兰阴性杆菌。本菌在普通细菌培养基中不生长。目前已知本菌至少有10个血清型,可借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本菌在蒸馏水中可存活2一4个月,在自来水中存活一年左右。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本病常年发生,但在7一12月较为多见,暴发流行者大多见于夏秋季。 |
地区 | |
人群 | 40岁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易于发病,但婴幼儿亦可发生,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
强度与传播 | 病菌可自河水和土壤等标本中分离,致病菌通过空气传播。空气调节系统的冷却水如受本菌污染,亦可通过带水的飘浮物或细水滴从空气传播本病,在建筑物内的流行多数通过该种方式传播。但在暴发流行的调查中未发现人和人之间的传播。吸烟为本病的诱因,患有癌症、白血病、淋巴瘤、肾移植后,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亦易得本病,故本病易在医院内发生流行,亦有人将之称为机会性感染。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肺部病变系由病菌直接侵入所引起。实变病灶多数呈大叶性分布,小部分为局灶性或斑块状分布。死亡病例一般双肺均被累及,上叶或下叶受累的机会无显著差异。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实变区肺组织有充血、水肿和局灶性出血,常伴有少量纤维素性胸膜炎。显微镜检查主要为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有大量吞噬细胞和纤维蛋白以及中等量的红细胞和蛋白质碎屑。部分病例有急性弥漫性肺泡损害,表现为透明膜形成,肺泡上皮坏死、脱落和再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变性,以及间质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军团杆菌肺炎诊断标准: 1.有免疫缺损和患慢性病者易受感染。 2.发病初期有乏力、头痛、全身肌痛、突发高热,常伴有胃肠道症状、胸痛、干咳或咳粘痰,后期常有末梢循环衰竭或呼吸衰竭,部分病人出现精神症状。体征有急性病容,呼吸增快,相对缓脉,肺部湿性啰音和实变体征。X线检查大多示单侧下叶片状浸润、实变,可有胸腔积液。 3.特殊检查:①血清间接荧光抗体检查,病人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效价增加4倍,并≥1:128;或单份血清滴定度≥1:256者为阳性。②直接荧光抗体可发现检查标本中的病原体和抗原微粒。③将气管吸出物、胸液或肺活检组织(Gimeneg染色)或肺组织印片(Dieterle银渍染色)可见细胞内外的军团病杆菌,④特殊培养基(如加强的Mueller-Hinton,CYE或BCYE培养基)可分离出细菌。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检出军团病杆菌可溶性抗原。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嗜肺军团病杆菌可引起两种临床类型,即军团病和庞提阿克热。 军团病的潜伏期2一10d。前驱症状有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头痛。约12一48h后突起寒战高热,部分病人起病较缓慢。可有恶心和呕吐,有时伴腹痛、水样腹泻。发病第2一3d有干咳,有时咳出少量粘痰,偶可带有血丝,罕有脓痰。但可有胸痛、气急。约半数病人有相对缓脉,肺部有细湿罗音。继而肺部出现明显实变体征,严重者有紫绀。少数可有呼吸衰竭。重者有意识朦胧、精神错乱、谵妄、神志不清、幻觉,个别病人可发生休克。约10%病人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偶可见到消化道出血。 庞提阿克热潜伏期为36h左右。起病急,病人有发冷、寒战、发热、乏力、肌痛和头痛。部分病人有咳嗽、喉部和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感、恶心、腹泻和眩晕。但病人均无肺部炎症表现。胸部X线检查亦为阴性。病程2一5d病情恢复顺利。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军团病:X线胸部检查大都先累及单侧,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圆形阴影或片状支气管肺炎。随病程进展,阴影扩大呈大叶状,密度加深。在病情高峰期,有双侧多叶性病变。胸腔积液虽不少见,但一般并非大量。 |
实验室诊断 | 军团病患者血白细胞总数在(10一2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有核左移现象。少数病人有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等有轻度异常。病人可有低氧血症,血钠、血磷、血浆蛋白亦可降低。细菌培养一般分离不出嗜肺军团病杆菌。特异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如恢复期血清抗体的效价较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且达1:128或以上者;或恢复期单份血清效价在1:256或以上者可诊断本病。一般在病程第3周末血清抗体效价可达诊断标准。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X线检查病变消失,致病菌培养阴性。 2.好转:症状和体征大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X线检查病变部分吸收。 |
预后 | 军团病病死率约15%。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原有基础疾病者病死率亦高。死亡原因多为呼吸衰竭,其次为休克和肾功能衰竭。如能早期诊断后给予有效治疗,病死率可以降低。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红霉素为首选药物,剂量为0.5g,每6h1次,疗程3周。一般用药后24一48h内体温下降,全身和呼吸道症状好转。如疗程在2周以下时,可有复发或恢复期延长。病人如有免疫缺陷或基础疾病,或病情甚为严重者,红霉素可与利福平合用。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加强空气调节器的卫生管理,可能对减少暴发流行起一定作用。 |
历史考证 | 1976年7月美国退伍军人军团在费城一个旅馆内约4400个左右代表及其家属,以及其他进入或接近该旅馆的人员中,共有221人相继患了一种以肺炎为主的疾病,其中34人死亡。军团病由此而得名。经过数月调查,证明军团病为一种过去未曾加以分类的嗜肺军团病杆菌所引起。以后逐渐明确军团病早已广泛存在于人群中,可发生暴发流行,亦可散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