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tuberculosis of bone
|
拚音 |
GUJIEHE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传染病,骨骼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松质骨结核多见于股骨大转子和跟骨,密质骨结核常见于手、足的短管状骨骨干。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松质骨结核可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两种,中心型骨结核以浸润及坏死为主,坏死骨组织游离后形成死骨,死骨吸收后遗留骨空洞。边缘型骨结核不易形成大块死骨,小块死骨也常被吸收,故仅形成局限性骨质缺损。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跟骨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局部肿胀和疼痛,边缘型易侵入邻近关节造成破坏,患足内外翻受限,中心型病变常见死骨。股骨大转子结核也比较常见,可分为骨型和滑囊型两种,前者多见。在早期全身和局部症状都不明显。骨型结核可见典型X线改变,滑囊型结核仅见软组织肿胀。短骨骨干结核常见于掌、指骨骨干,病人多为儿童,早期局部肿胀,后骨干增粗,疼痛随之增加。由于周围软组织较薄,脓肿破溃形成窦道的较多。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片可见髓腔扩大,骨膜新骨形成。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骨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无明显死骨者(密质骨结核多属此类),可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或具有明显死骨者可行病灶清除术。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