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胆道恶性肿瘤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malignant tumour of biliary tract
拚音 DANDAOEXINGZHONGLIU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消化系肿瘤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胆道恶性肿瘤主要为胆囊癌胆管癌,肉瘤罕见。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1.胆囊癌:胆囊癌80%—90%伴有结石,故认为胆结石、慢性胆囊炎为胆囊癌的主要发病基础。据报道,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壁钙化的所谓“瓷胆囊”患者,其癌变率达12.5%—61%。有人在胆囊内种植致癌物质甲基胆蒽(methykcholanthrene)可诱发胆囊癌,而胆固醇和胆盐在化学成分上与甲基胆蒽相似,故认为胆汁中含有致癌因子,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 2.胆管癌:胆管癌的发生与胆囊癌一样和胆石关系密切。据报道,胆管癌合并有结石者为64.6%—100%,但也有认为与胆石无关,结石系继发于肿瘤。胆管癌常伴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多发生于胆总管,亦可发生于肝总管、左右肝管交界处、左肝管和胆囊管。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1.胆囊癌:男女比率为1:2—5。好发于60岁以上患者。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1.胆囊癌: 胆囊癌多发生于胆囊体部,发生于颈部者少见。病理类型以腺癌占绝大部分,鳞状细胞癌少见。腺癌中以浸润型(硬化型)腺癌最多见,约占70%。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变硬,囊壁中呈交织状纤维组织增生,其间杂以癌细胞。其次为乳头状腺癌,约占20%,可由乳头状瘤或息肉恶变而来。肿瘤向腔内生长。粘液型(胶质型)腺癌约占8%,肿瘤质软而含有粘液,常导致胆囊穿孔。混合型癌极少见。胆囊癌的转移方式有直接蔓延,常浸润至肝脏;亦可转移全胆总管周围和胰十二指肠淋巴结。少数可发生全身血道播散。 2.胆管癌:多发生于胆总管,亦可发生于肝总管、左右肝管交界处、左肝管和胆嚷管。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鳞状细胞癌少见。腺癌又可分为乳头状腺癌、浸润型腺癌和粘液腺癌。转移途径同胆囊癌。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胆囊癌:
临床表现酷似慢性胆囊炎,如右上腹疼痛、恶心、腹胀、胃纳减退、乏力、低热或有轻度黄疸等。急性发作时又似急性胆管炎和胆石病,如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寒战、高热、恶心、呕吐、黄疸、右上腹压痛、腹肌紧张,有时可扪及块物。本病多在手术探查时才获确诊。
2.胆管癌:患者多因急性胆管炎而就试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寒战、发热、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等。黄疸可随肿瘤的坏死脱落或炎症的控制程度而有所变动。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2.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十二指肠镜作逆行胆道造影能显示胆管呈不规则狭窄。B型超声波、CT、放射性核素扫描均有辅助诊断价值。术中胆管造影或作胆道镜检查,能明确癌肿的范围。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胆囊癌:
早期胆囊癌可作单纯胆囊切除术,但胆囊癌在手术确诊时多数已有浸润、转移,如仅作单纯胆囊切除术90%患者在术后一年内死亡。如将肿瘤连同共周围3—5cm的正常肝组织作楔形切除,并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以及胰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组织。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5%左右。
2.胆管癌:胆总管远端癌可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管癌应连同切除其引流的肝段或肝叶。对病灶较晚而无法切除者,可作胆道空肠吻合术或“T”管引流术,以缓解黄疸,并可于术后补充放疗,可缓解病情,延长生命。允许手术切除的患者,乳头状腺癌之预后优于浸润型腺癌。不能切除者多在1年内死亡。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白矾丸(《圣惠》卷三十四)
 半夏泻心汤
 阳明热结,阴液亏损证
 香苏饮(《金鉴》卷五十。)
 第一节 大气氧含量的变迁
 少海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