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hyperorexia nervous |
拚音 | SHENJINGXINGDUOSHI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代谢及营养疾病,精神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神经性多食是一种功能性摄食异常,特点为不能节制的贪食和摄食过度。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病因尚不明了,多数认为是由于下丘脑功能异常,有人则认为是一种行为异常和心理病态。近年某些脑肠肽在摄食调节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重视,包括胆囊收缩素、生长抑素、脑啡肽、胰多肽、神经降压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因此,某些脑肠肽或其受体异常也可能是本病原因之一。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本病诊断有赖于除外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病,包括下丘脑病变、某些类型的癫痫、周期性多睡症、精神分裂症等。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贪食和摄食过度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可在1—2h内狼吞虎咽地摄入数倍于常人全日量的食物,直至发生腹痛呕吐,或入睡及被人打断才中止进食。常伴强烈饥饿感。贪食和过度摄食多为发作性,典型表现是一日内有一至数次发作性过度摄食,持续若干天,继之以一段时间的正常摄食和自我强制性饥饿。部分病人伴有肥胖,但许多病人则非常惧怕肥胖而经常自行诱发呕吐,或滥用泻药和利尿药以清除摄入的营养物质。后一类病人的体重取决于贪食和厌食中何者占主导地位而有较大波动,不少病人体重可正常甚至有消瘦及重度营养不良。 由于摄食过度和频繁诱发呕吐,可引起各类并发症,包括营养不良、某些内分泌腺体功能低下、低钾、代谢性碱中毒、脱水、休克、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食管炎、胃食管破裂、吸入性肺炎等。 神经性多食可以是神经性厌食的后继症或亚型,或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但也可是一种独立病症。最常发生于青春期或年轻女性。病人常有较明显的精神色彩,表现为抑郁、烦躁或焦虑,甚至有自杀或自残意图。有的病人是偷窃狂和吸毒者。多数患者意识到贪食和过度摄食很不体面,有自卑自惭和犯罪感。由于惧怕被人发现,患者的过度摄食和诱发呕吐常是偷偷进行的。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本病主要靠心理治疗。首先必须向病人说明本病的性质,消除和减轻其罪愧感,并取得病人的充分信任和合作。在具体治疗中,要设法消除可能引起发作性摄食过度的情绪因素,尽量引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使其无过多的闲散时间;注意指导病人自觉控制或延迟摄食冲动,鼓舞其信心和决心。对营养不良患者应改善营养状况以减少饥饱感和摄食冲动,同时应消除患者对肥胖的病态恐惧心理。对于严重消瘦和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有自杀意图及门诊治疗无效的病人,应予住院治疗。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