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dystrophic oedema
|
拚音 |
YINGYANGBULIANGXINGSHUIZHONG
|
别名 |
低蛋白血症,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代谢及营养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营养不良性水肿是由于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发生障碍,引起负氮平衡,血浆蛋白减少,血清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而出现的全身水肿。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一、长期腹泻、饥饿,或肝脏疾患不能合成血清蛋白。
二、胸腔积液、腹水、大面积烧伤、上消化道出血、便血而丢失大量蛋白质。
三、脓毒败血症、结核病等感染引起体内蛋白质分解。
以上原因均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而致营养不良性水肿。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明确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在水肿出现之前已有营养不良症状,如精神不振、无力、厌食等。主要表现为水肿,以下肢足背为显著,呈对称性凹陷性水肿,逐渐波及腰骶部、外生殖器、甚至颜面手背。面部眼睑大多为非凹陷性浮肿,严重者可有腹水或胸腔积液。皮肤凉无弹性,毛发干燥易脱落,肌肉松弛以至消瘦、心音低钝、血压下降伴有贫血。本症患者常因低蛋白血症而全身总液量增多,使细胞外液呈低渗性,当出现呕吐、腹泻等,则易引起低渗性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并引起相应症状。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可降低。血浆总蛋白减少,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下,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低血钾、低血钠,甚至低钙和低镁,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褥疮、肺炎等。
|
西医治疗 |
积极治疗消化系统疾患及其他慢性感染,调整饮食,补充营养,应按照先少后多,先素后荤的原则进行,为增加热量可在供乳制品的基础上增加一定量的植物油和蔗糖,供给的总热量可从210kj(50kcal)/d-kg体重开始,逐渐增至630—840kl(150—200kcal)/d-kg体重,蛋白质从1—2g增加到3—5g/d-kg体重。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可给各类消化酶。严重水肿者,应暂时限制食盐,逐步补充氨基酸、血浆、白蛋白或脂肪乳剂。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要大力宣传营养与健康的密切关系,让广大群众掌握合理喂养小儿的知识,提倡母乳喂养,适时添加辅助食品,为断乳作好充分准备。儿童与成人平时应注意正确合理的饮食,去除病因。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