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肾血管疾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renal vascular diseases
拚音 SHENXUEGUANJIBI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泌尿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肾血管疾病少见,临床所见的有肾动脉瘤、肾动脉栓塞、肾静脉栓塞、肾动静脉瘘和肾静脉血栓形成等。这些疾病的发生较突然,诊断困难,且疗效也差。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肾动脉瘤:其病因为肾动脉壁中层弹性组织有先天性缺陷;后天性疾患,如肾动脉损伤、细菌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外膜炎、梅毒等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硬化、动脉脂肪变性等也可引起。 肾动脉栓塞:颇为罕见,病因可分为血管炎症性与非炎症性(损伤)两种,前者常继发于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肾周围血管疾病、慢性肾炎、妊娠期感染,或其他感染;后者多与肾血管手术和肾动脉腔内整形术等有关。 肾动静脉瘘:可分先天性与获得性两种。多数由于损伤所引起,亦可继发于肾肿瘤。 肾静脉血栓:本病按病因大致有四种类型:①原发性RVT:主要包括与高凝状态有关的疾病如肾上腺癌、镰状细胞贫血、婴儿失水、皮质激素治疗及妊娠等。②与肾脏疾病有关的RVT:以膜性肾炎最常见。③由外来压迫所致的RVT:如腹主动脉瘤、癌肿和其转移的淋巴结等。④腔静脉血栓形成累及肾静脉:如炎症、外伤和癌肿浸润等。成人的RVT常伴有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糖尿病和癌肿。儿童则常与严重失水、感染性败血症等有关。RVT的产生机制可能与血液浓缩、高凝和肾静脉血流回流障碍等有关。肾病综合征中RVT的发生率可达21.6%—48.1%。其高发生率与其常伴随的高凝状态、继发于低蛋白血症和利尿治疗所致的低血容量征,高脂血症,免疫反应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及皮质激素治疗等促凝因素有关。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肾动脉瘤:较少见,占所有动脉瘤的1%,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左右两侧发病率相仿,男性略高于女性。 肾静脉血栓:肾静脉主干及其大小分支发生血栓(简称RVT),可发生于成人或婴幼儿。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肾静脉血栓:RVT的产生机制可能与血液浓缩、高凝和肾静脉血流回流障碍等有关。肾病综合征中RVT的发生率可达21.6%—48.1%。其高发生率与其常伴随的高凝状态、继发于低蛋白血症和利尿治疗所致的低血容量征,高脂血症,免疫反应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及皮质激素治疗等促凝因素有关。
中医病机
病理 真性动脉瘤:呈梭状或囊状,瘤壁有钙化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可破裂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之发展,快慢不一,外形较大,肾组织可因受压而萎缩。肾动脉瘤亦可向肾盂,肾周间隙或腹腔发生破裂而造成大出血导致死亡。 肾动脉栓塞:肾组织呈水肿、坏死、纤维性变,肾萎缩时则肾功能消失。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肾静脉血栓:在可能出现RVT的疾病,尤在一些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如出现肾外栓塞症状,尿蛋白突然增多。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真性动脉瘤:一般无症状,但有时出现上腹痛腰痛血尿。腹部可肾动脉瘤:摸到搏动性肿块或听到血管杂音。由于动脉瘤压迫肾实质或降低肾血流量引起肾素分泌的增高,可出现高血压。若肾动脉瘤破裂则有剧烈疼痛、休克
肾动脉栓塞:小动脉栓塞可无症状,如突然发生完全性栓塞,约1/3患者有腰部、肾区和上腹部疼痛,半数有蛋白尿,1/3有镜下血尿。还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血红蛋白尿等症象。早期由于肾缺血可有血压升高,晚期则消失。双侧肾动脉栓塞时可出现急性肾衰竭。
肾动静脉瘘:常见症状为血压升高有突然严重的腹痛,继之有血尿,双侧病变时可出现尿少,甚至尿毒症。
肾静脉血栓:RVT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因、起病的缓急、栓塞是否完全,以及栓塞静脉的大小、部位,是否有侧支形成及伴有感染等因素。突然而完全的RVT可导致肾梗死,出现典型的RVT征群。表现为剧烈腰痛,明显的肋脊角叩痛,血尿、蛋白尿甚至少尿和氮质血症,也可伴有发热和白细胞增多。在发生缓慢而不完全的栓塞可无任何症状,临床上典型表现少见。RVT的腰痛程度大多剧烈,且常呈持续不易缓解,水肿可在短期内出现或加重。肉眼血尿不多但镜下血尿常见,约90%以上病例可伴有白细胞尿。蛋白尿多少不等,可微量至大量急性发病者尿蛋白可突然增多。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大多阳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和肾小管功能不全。肾外栓塞以肺动脉常见,发生率约60%,伴有下腔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浮肿和腹壁静脉曲张。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肾脏。
体检 肾动静脉瘘:体检时在肾区前后可听到血管杂音,尚可扪及震颤。若动静脉瘘孔较大,收缩压可升高,脉压增宽。
电诊断
影像诊断 肾动脉瘤:肾区X线平片可显示圆形阴影,瘤壁周围有钙化,则需与胆囊、淋巴结钙化相鉴别。静脉尿路造影可显示肾盂正常或肾盂、肾盏受压或萎缩。而肾动脉造影则可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肾动静脉瘘:为明确诊断需作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 肾动脉栓塞:肾动脉造影可见动脉栓塞。 肾静脉瘘:无症状者依赖于X线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在急性期呈肾外形增大,显影迟缓或不显影,肾盂牵张形状不规则,约25%病例近端输尿管受曲张侧支静脉压迫呈典型的凹陷性表现。肾动脉造影的静脉相可显示已建立的侧支循环。下腔静脉造影如肾静脉引流区的“冲洗”现象消失应高度怀疑RVT。确诊有赖于静脉造影,B超和CT亦有助于诊断。
实验室诊断 肾动脉栓塞:实验室检查可示患者肾功能减退;静脉尿路造影肾盂不显影,而逆行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外形正常,肾体积缩小,且从输尿管导管中无尿液流出。放射性核素肾图显示无血管峰,曲线平坦。在发病初期1—2d内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以及碱性磷酸酶均可升高。但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可在4d后恢复正常,而乳酸脱氢酶升高可维持2周。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肾静脉血栓:肾活检中呈明显间质水肿和白细胞浸润者均应高度警惕RVT。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肾动脉瘤:治疗上一般采用包括动脉瘤在内的部分肾脏切除术或全肾切除术,少数病例行单纯动脉瘤的切除术。
肾动脉栓塞:治疗时一般在症状出现后2—4d内进行取栓手术,部分肾切除或肾切除术。少数病例可行血管重建术。自体肾移植术可恢复肾功能。不能手术治疗时可应用抗凝治疗,可使部分肾功能恢复,并可预防血栓发展。
肾动静脉瘘:治疗为切除瘘管,分开缝合动静脉,修补术失败时需作肾切除术。少数病例可采用自体血块或脂肪注入肾动脉分枝内,以达到阻塞瘘口的目的。由肾穿刺活检而引起的肾动静脉瘘常可自行封闭。肾动静脉瘘预后取决于肾损伤的程度,多数病例为不可逆的。
肾静脉血栓:RVT诊断确立应尽快进行抗凝治疗,以图恢复肾血流,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形成。急性期治疗都采用肝素和溶栓药物如链激酶尿激酶,华法令可用于维持。栓子的外科切除可获得成功,但术后易复发,故只能用于特殊病例。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痈口将收论
 请问,厥阴症的主方问题
 独活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请教关于生附子和制附子
 清金散(《医学集成》卷三。)
 加减胃风汤(《明医指掌》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