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房室交接处性过早搏动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premature beat
拚音 FANGSHIJIAOJIECHUXINGGUOZAOBODONG
别名 房室交接处早搏,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循环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房室交接处性过早搏动也称房室交接处早搏,是一次提早的房室交接处(包括结间束房室结端、房室结和希司束分支前)激动,经房室传导系统前向与后向传导,分别激动心室和心房。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发病机制参见“过早搏动”条。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房室交接处过早搏动诊断标准:
1.有心悸、心跳间歇感或无症状。呈联律或不规则出现。早搏的脉搏较细弱或不能扪及。
2.心电图:
房室交界性早搏:提早逆行的P'波可以在QRS波之前(P'-R间期之0.12秒)、之后(R-P'间期之0.2秒)或埋于QRS波中。早搏的QRS波可正常或伴室内差异传导。代偿间歇多为完全。

[附]早搏分类
1.过早搏动:每天固定时间观察30min。
(1)轻度:患者无明显症状,平均每分钟过早搏动≤5次。
(2)中度:平均每分钟5次以上,或呈二、三联律。
(3)重度:有多源性,或连续2个以上过早搏动,或R波在T峰上,而Q-T延长者。
西医诊断依据 根据典型心电图不难作出诊断。双向阻滞型交接处性早搏应与窦性暂停或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鉴别。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参见“过早搏动”条。心电图表现为一个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其形态与窦性的相同。兼有室内差异传导时,QRS增宽或畸形。P波不见,或位于QRS波群前或后,呈逆行P波形态,即在Ⅱ、Ⅲ、aVF导联倒置,在aVR导联直立。P-R间期短于0.12s,也有超过0.12s的。早搏后间歇大多不完全代偿。过早的房室交接处早搏可伴前向传导阻滞,以致只见提早的逆行P波,而其后无QRS波群,称为前向阻滞型交接处早搏。偶见双向传导阻滞的房室交接处早搏,心电图表现为一次长间歇,P波或QRS波群均不见。但常因早搏的隐匿传导,使下一次窦性心搏的P-R间期延长或P波不能下传。房室交接处性早搏可呈配对型、并行收缩型或插入型。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用药后过早搏动消失。
2.有效:用药后过早搏动次数较原有减少5%以上或减轻一度者。
3.无效:用药后无变化。
4.恶化:用药后过早搏动较前增加50%。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同房性早搏(见“房性过早搏动”条),如无效尚可试用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见“室性过早搏动”条)。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小儿发烧持续不退可否有好
 开郁二陈汤(《会约》卷十四)
 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说起
 读医理真传不明处(2)
 牛膝散(《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猪苓酸A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