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房性过早搏动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atrial premature beat
拚音 FANGXINGGUOZAOBODONG
别名 房性早搏,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循环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房性过早搏动也称房性早搏,是一次提早的心房激动。可偶然发生或频繁出现。常见于左房室瓣病变、心肌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冠心病和肺心病等。也可发生于正常人。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可能是①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短暂增高。②窦房结-心房间或心房内局灶性微型折返。③平行收缩即房内异位起搏点与窦房结最高起搏点并存,伴传入与传出阻滞。④后除极触发产生一次提早的触发激动。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房性过早搏动的诊断标准:
1.有心悸、心跳间歇感或无症状。呈联律或不规则出现。早搏的脉搏较细弱或不能扪及。
2.心电图:
房性早搏:提早异位的P波(P'波),该P'波或可埋在前一个心搏T波内。P'-R间期≥0.l2秒。P'波下传的QRS波可以正常、室内差异传导或未下传。代偿间歇不完全。
[附]早搏分类
1.过早搏动:每天固定时间观察30min。
(1)轻度:患者无明显症状,平均每分钟过早搏动≤5次。
(2)中度:平均每分钟5次以上,或呈二、三联律。
(3)重度:有多源性,或连续2个以上过早搏动,或R波在T峰上,而Q-T延长者。
2.Lown氏将室性早搏分为五级,并认为高级别者即Ⅲ~Ⅴ级以后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表现参见“过早搏动”条。
心电图表现为一次提早出现的畸形P波(与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不同),P-P间期>0.12s,有时延长达0.20s以上,QRS波群大多与窦性心律的相同,有时稍增宽或畸形,伴S-T段及T波相应改变,称为房性早搏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房性早搏的冲动常传入窦房结,使窦房结激动,窦房结内起搏点的自发除极因而重新起始。其结果是房早后间歇大多呈不完全代偿(房早前后两个窦性心搏的间隔短于两倍窦性周期)。过早发生的房性早搏有时不能传至心室,表现为提早的畸形P波后无QRS波群出现,称为阻滞性或未下传的房性早搏。发生在前一心搏S-T段或T波上的房性早搏,其畸形P波有时难以辨认,如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或呈阻滞型,可分别误诊为室性过早搏动或窦性暂停。房性早搏大多为配对型,插入型与平行收缩型少见。起源于房内不同部位的房性早搏,其P波形态可各不相同,称为多源性房性早搏。频发多源性房性早搏常为发生心房颤动的先兆,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的房性早搏,多无临床意义。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用药后过早搏动消失。
2.有效:用药后过早搏动次数较原有减少5%以上或减轻一度者。
3.无效:用药后无变化。
4.恶化:用药后过早搏动较前增加50%。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见“过早搏动”条。频繁发作、症状显著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积极治疗病因,去除诱因,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或预防:安他唑啉、维拉帕米(异搏定)、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胺酰心安)或美托洛尔(美多心安)等,洋地黄制剂适用于伴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所致的房性早搏,常用者为地高辛以及心律平等。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原创:霍乱良方王孟英先生传
 前阴
 主题词:中医,六经,少阳,庸医
 雄黄丸(《圣惠》卷八十二。)
 小腹胀满
 尪痹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