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isosporiasis
|
拚音 |
DENGBAOQIUCHONGBI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寄生虫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等孢球虫病是由贝氏等孢球虫(Isospora belli)、人等孢球虫(Isosporahaminis)、纳塔尔等孢球虫(I.natalensis)寄生人体小肠上皮组织所致的疾病。临床上有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热带较温带多见,多为散发,但贝氏等孢球虫感染亦可有局部暴发流行。中国曾报道10余例.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等孢球虫的生活史有两个类型:一个类型不需要中间宿主,无肠外期;另一类型需要或兼性需要中间宿主,有肠外期。寄生于人的3种等孢球虫的生活史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它们的生活史是直接发育,不需中间宿主,无肠外期。人因吃了发育成熟的卵囊而感染,子孢子在小肠上段由卵囊逸出,侵入小肠上皮细胞,进行裂体增殖。约经几代增殖后,一部分裂殖子侵入肠上皮细胞进行配子生殖,在肠细胞内形成大小配子,经受精作用而形成合子,最终形成卵囊。肠壁细胞破裂,卵囊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正常情况下,卵囊一定要在外界适当环境下才能发育成熟。但亦可在肠腔内发育,自卵囊内释出子孢子再侵入肠壁,如此反覆,形成慢性感染。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等孢球虫主要寄生在回肠,也可在盲肠、十二指肠、结肠等。虫体在肠道上皮细胞内反覆增殖,致使细胞肿胀和破裂,造成肠道粘膜病理性损害。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可呈急性发作,潜伏期约1周,有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大便呈水样,色淡,常为脂肪泻,具恶臭,内有未消化食物,一般无脓血。发病后4—8d,粪便中开始排出卵囊,持续数天至数月。少数患者呈慢性经过,表现为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一般呈自限性,损害于短期内修复自愈,严重者可致死亡。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本病以粪便直接涂片查见卵囊确诊。必要时可采用十二指肠引流术或小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可采用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联合疗法。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本病防治同溶组织阿米巴病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