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acute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
拚音 JIXINGKATAXINGJIEMOYAN
别名 暴发火眼,红眼病,中医:伤寒眼,暴风客热,风火眼,yin热眼,暴疾风热外障,暴风火眼,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眼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卡他性炎是粘膜组织发生的一种渗出性炎症,由于渗出物的性质不同,卡他性炎又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和脓性等类型。浆液性卡他是粘膜的浆液性炎,以浆液性渗出为主;粘液性卡他是粘膜的粘液分泌亢进的炎症;脓性卡他是粘膜面的化脓性炎症。在炎症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这几种类型可相互转变,也可同时发生。
中医释名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属于祖国医学的“伤寒眼”、“暴风客热”、“风火眼”、“yin热眼”、“暴疾风热外障”、“暴风火眼”等范畴。
西医病因 致病菌最常见为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和葡萄球菌等。
中医病因
季节 多于夏秋季节。
地区 在学校、幼儿园、公共场所或家庭中散发或流行。
人群 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病属白睛疾病,白睛为气轮,内应于肺。若风热邪毒外袭,客于风热阳盛之人,内外合邪,风热相搏,客甾肺经,交攻于目而淬然发病。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以发病急暴,势如暴风骤起之状,具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沙涩难当,羞明,热泪如汤,全身伴有头痛鼻塞,恶寒发热,口渴,溲赤便秘等。一般发病3~4日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弱,1~2周左右痊愈。若失于调治,病情迁延,少数患者可发生黑睛生翳,甚至黑睛边缘溃陷,此为变证。
1.风重于热
证候: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痒涩赤痛,羞明多泪,常伴头痛,鼻塞,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辨析:①辨证:以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羞明多泪,痒涩赤痛、苔薄白,脉浮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风热外袭,上攻于目,则眼睑肿胀,白睛红赤,羞明多泪,痒痛兼作;风重热轻,则见头痛,鼻塞,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数等。
2.热重于风
证候:白睛浮肿,赤痛较甚,胞睑红肿,热泪如汤,怕热怕光,兼口渴溺黄,甚或便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数。
辨析:①辨证:以胞睑红肿,白睛浮肿,赤痛,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火热之邪上扰,兼心肺有积热,故实热见症较重,出现白睛浮肿,赤痛较甚,胞睑红肿,热泪如汤,怕光怕热,口渴心烦;溺黄便干,舌脉之象亦均为实热内重之征。
3.风热并重
证候:眼部焮热肿疼,刺痒,羞明怕热,泪热眵结,白睛赤壅高起。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便秘溲赤,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辨析:①辨证:以眼部新焮热肿疼,白睛赤壅高起,泪热眵结、疼痒兼作,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平素内热较重,复感风热,表里交攻,故局部与全身有风热并重之征。
4.热邪伤阴
证候:发病十余天后,红肿热痛明显减轻,但眼干涩不适。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析:①辨证:以自觉症状不重,眼干涩不适,舌红少津,脉细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热属阳邪,易伤阴液,阴虚则眼干涩不适;舌红少津,脉细数均为肺阴不足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 1.发病急骤,双眼或先后发病,有接触史。
2.开始奇痒、异物感、眼红、脓性分泌物,晨起附着睫毛将上下眼睑粘合一起。
3.有的睑结膜形成假膜,但易去除而无溃疡,可与白喉性假膜鉴别。
4.严重者有眼睑水肿,球结膜下出血
5.分泌物培养有科弗氏杆菌、肝炎球菌、流感杆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具备第1~5项即可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潜伏期1~2日,具有流行性,多见于夏秋二季,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病史 常有与“红眼”病人接触史。
症状
体征 症状因炎症轻重不同而有差异。轻者眼部疡痒不适和异物感,重症者则有畏光、流泪。烧灼感、异物感和眼睑沉重等。晨起时双眼往往被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粘着。
体检 检查时可发现轻症患者眼睑轻度水肿、充血,脸球结膜充血显著;重症患者眼睑高度肿胀、充血,脸球结膜高度充血,球结膜水肿,可伴有点、片状结膜下出血,睑结膜表面有时有假膜形成,角膜边缘部可发生点状浸润或溃疡,荧光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有点状着染,视力可有减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分泌物或结膜上皮刮片可查到细菌。细菌培养可作出病因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结膜炎:疼痛:无或偶有刺痛;充血: 结膜充血;分泌物:多,粘液或粘液脓性
2.急性虹睫炎:睫状压痛伴偏头痛;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视力中度障碍;角膜后有沉着物
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球剧烈胀痛,伴同侧头痛及恶心呕吐;混合充血或睫状充血;视力显著障碍;角膜雾状混浊;
中医类证鉴别 本病与天行赤眼均有白睛骤赤,羞明,眵泪等共性。但天行赤眼为疫疠之气所致,传染快,可造成大流行,泪少眵多,白睛上可出现点状、片状出血,可引起黑睛生翳。与本病泪多眵少,般不会引起大流行,风热为患有别。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炎症消退,症状消失。
预后 病程约2~3周,有自愈趋势,也可转为慢性。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生理盐水或2%~3%硼酸液冲洗结膜囊。有假膜者,可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签除去假膜后再冲洗。
2.炎症刺激症状较重者,可用冷敷,但如并发角膜损害则不宜冷敷。
3·局部滴抗生素眼液。常用药物有15%~30%磺胺醋酰钠,0.5%~1%庆大霉素,0.3%氟哌酸,0.5%新霉素等,重症病例还可选用0.2%洁霉素,0.3%环丙氟哌酸或0.3%氟嗪酸等。睡前可涂0.5%红霉素眼膏或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4·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0.5%醋酸可的松眼药水,0.025%地塞米松眼药水或的确当眼药水等。
中医治疗 本病治疗当分清风重、热重或风热并重之不同。风重者疏风解表,兼以清热;热重者清热泻火,兼祛风邪;风热并重,祛风清热,表里双解;病之后期属阴虚者,当滋阴清热。局部应配合有关外治法,提高疗效。
(一)辨证选方
1:风重于热
治法:疏风解表,兼以清热。
方药:羌活胜风汤(《原机启微》)加减、柴胡9g,荆芥9g,防风9g,前胡9g,羌活8g,独活8g,薄荷8g,川芎10g,黄芩12g,白芷9g,白术10g,枳壳9g,桔梗9g,甘草6g。若风邪不甚,可去羌活、独活;大使秘者,加大黄;白睛红赤重者,加桑白皮赤芍生地,以清热凉血退赤;多泪多眵者,加白菊花蔓荆子以清热止泪。
2.热重于风
治法:清热泻火,兼祛风邪。
方药:泻肺饮加减。石膏30g,黄芩10g,桑皮10g,栀子10g,连翘10g,木通10g,甘草6g,羌活9g,荆芥9g,防风9g,白芷9g,赤芍9g,枳壳9g。若大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便泻热。
3.风热并重
治法:清热祛风,表里双解。
方药: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加减。防风9g,荆芥9g,连翘9g,麻黄6g,薄荷8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黑栀子10g,大黄8g,芒硝109黄芩12g,石膏30g,桔梗10g,滑石30g,甘草6g。若体虚纳差,可减苦寒之品的用量,如大黄、芒硝、栀子、石膏、滑石等。
4.热邪伤阴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加减。生地12g,麦冬9g,甘草3g,玄参9g,贝母5g,丹皮5g,薄荷3g,炒白芍5g。若眼于涩较重,加菊花、杞子、沙参玉竹以助养阴之功。
(二)其他疗法
1.熏洗疗法:①内服药渣再煎后,可先熏后洗。②蒲公英汤:鲜蒲公英120g(干品用60g),水煎2碗,滤净。一碗内服,一碗外洗患眼。
2.点眼疗法:有以下几种。(1)10%千里光眼药水,每2小时滴眼1次。(2)黄连西瓜霜眼药水,1~2小时点眼1次。(3)1%黄芩眼药水,1~2小时点眼1次。(4)点时眼方:蜂蜜熊胆、人乳、青鱼胆各等份,入铜勺熬成膏,加冰片少许,入瓶备用。
3.敷贴疗法:①用井旁青苔若干,洗净取少许,敷眼上,药热即换,连续数次;②公英15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2g。捣烂后敷眼上。用于本病红肿较甚者。
中药 1.黄连上清丸:每服1丸,每日2次。本方疏风清热,主治本病风重于热者。
2.牛黄解毒丸:每服1丸,每日2次。本方清热泻火解毒,用于热重于风者。
针灸 针刺疗法:可刺合谷、攒竹、曲池、丝竹空、睛明、瞳子髎等穴;点刺眉弓、眉尖、耳尖、太阳穴放血。
挑治疗法:患者取坐位,在背部寻找1~4个皮下出血点,常规消毒,用6号半针头对准出血点挑断皮下纤维,挤出1~2滴血,消毒棉球轻压片刻。每天1次,用于本病发病5天以内者。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病为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症,为接触感染。因此要注意预防、隔离,讲究卫生,不共用毛巾、脸盆等,发病期间不到公共浴池或游泳池。发病后要积极治疗,首先要用抗生素眼药水频繁点眼,如氯霉素眼药水、庆大霉素、氟哌酸眼药水等,适量加点0.5%的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眼药水,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或同时选用中药眼药点眼;如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每日1~2次,或用中药煎剂先熏后洗。治疗期间,患眼忌包扎,宜冷敷;如病情严重,可根据全身情况,辨证选方。要治疗彻底,以免形成慢性炎症。疾病后期,要注意养阴明目,症状消失后要坚持用药数日。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审视瑶函》记载:“暴风客热忽然猖,睥胀头疼目似汤,寒热往来多鼻塞,目中沙涩痛难当。”《龙木论》曰:“白睛胀起盖乌晴,睑肿还应痒痛生。”详细描述了本病的特征。
相关文章
 曹肖岩翁春温两感危证
 膏肓
 姜液膏(《直指》卷二十。)
 我的女儿今年5周岁,患有过敏性哮喘和荨麻疹
 甘肃中医药改革争议中进行:中医药医保全报
 亲身实践直接灸法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