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rheumatic valvular heart disease |
拚音 | FENGSHIXINGXINBANMOBING |
别名 | 风心病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循环系统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所遗留的心脏瓣膜病变,简称风心病。在慢性瓣膜病的基础上,风湿炎症反覆发作,称为“风湿活动”。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以20—40岁最属常见,女性稍多于男性。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主要靠风湿热病史和心瓣膜病证据。心瓣膜病除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外,超声心动图(尤其是二维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和心导管检查具有确诊价值,且能估价瓣膜病变程度和瓣口面积,便于确立手术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追询病史中,约有1/3病人过去可无典型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因此必须全面考虑病情,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瓣膜病,作好鉴别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表现风湿性心瓣膜病以左房室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最为常见,临床上又以单纯左房室瓣病变最为常见,占70%—80%;左房室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次之,占20%—30%;单纯主动脉瓣病变占2%—5%;右房室瓣或肺动脉瓣病变则多与其他两瓣膜病变同时存在。瓣膜发生病变后,关闭不全和狭窄多同时存在,但其中之一常较显著,单纯的狭窄或关闭不全亦可发生。 临床表现主要与瓣膜病变类型和程度,及心肌病变程度和心功能状态有关。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肺水肿、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肺或体循环血栓栓塞时,可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内科治疗的重点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见“风湿热”条);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见“感染性心内膜炎”条);防止急性肺水肿和慢性心力衰竭(见“心力衰竭”条);治疗慢性或阵发性心房颤动(见“心房颤动”条);防止肺或体循环血栓栓塞性病变(见“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条);防止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 慢性瓣膜病患者,根本解决其瓣膜病变有赖于外科瓣膜成型术或换瓣手术,但在整个病程中,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选择适宜手术治疗的病例等内科处理也非常重要。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本病首先应着重预防风湿热,即使瓣膜损害已经形成,仍应积极控制和预防风湿活动,以免病变加重。 体力活动方面,在风湿活动阶段,或有症状时,适当的卧床休息。当病变不活动,全身和心脏功能代偿良好的患者,可照常工作,除过度体力劳动外,一般不必多加限制。积极鼓励患者作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有严重主动脉瓣病变者,应适当限制剧烈体育活动,慎防猝死。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