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viral gastroenteritis |
拚音 | BINGDUXINGWEICHANGYAN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传染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肠炎症的总称。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在感染性腹泻中,8O%的患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其中约有50%以上为轮状病毒所致,其他为诺瓦克(Norwalk)类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冠状病毒、萼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秋季多见。 |
地区 | |
人群 | 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6个月到1岁为多见。 |
强度与传播 | 根据免疫学特性,人轮状病毒至少可分2型,也有报告可分3-5型。中国1978年北京首次发现轮状病毒秋季腹泻以来,上海及其他地区亦有报告,在亚热带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秋季,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6个月到1岁为多见。成人接触后可获得感染或无症状带毒,亦可发病。中国部分地区暴发流行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但其抗原性与通常在小儿流行的轮状病毒不同。轮状病毒1-2型在人群中抗体水平分布相似,2-3岁以上免疫力几乎高达90%。 诺瓦克类病毒胃肠炎可散发或在学校、社会、家庭中暴发,大多发生在9-11月,人有普遍易感性,其抗体在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中检出,也可在幼儿及成人中检出,其他病毒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侵犯婴幼儿,但冠状病毒、萼状病毒亦可侵袭成人。 病毒性肠炎的主要感染源是病人及带病毒者,传播途径为粪-口或口-口传播,家庭内或医院内传播迅速,可在集体机构内形成暴发或连续发病。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病毒主要侵犯小肠,小肠粘膜绒毛上部的带刷状缘成熟的上皮细胞,急性期后该处上皮细胞大多脱落,绒毛变短、变钝、不成熟的无刷状缘的立方细胞由粘膜底部上升替代了上述细胞,这些细胞缺乏双糖酶及其他消化酶,造成本糖、乳糖及脂肪吸收不良,使小肠吸收功能下降,导致肠腔渗透压改变,进入肠腔的液体增加而引起腹泻。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1.温带地区,秋冬季节,婴幼儿多发。 2.突然起病,一般先吐后泻,伴发热,大便黄绿色水样,恶臭。 3.酶联免疫吸附法或核酸凝胶电泳检测粪便确定有轮状病毒抗原或诺瓦克病毒等抗原。 |
西医诊断依据 | 除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外,须进一步作病原学检查,应用放射免疫、补体结合或酶联免疫吸附等方法检测粪便中的抗原或血清抗体,用免疫电镜、免疫荧光等方法直接查找粪便中的病毒颗粒以确诊病原。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潜伏期为1-3d起病急,部分病人有呼吸道前庭症状或突起恶心、呕吐、腹泻。呕吐可为首发症状,次数多,可持续数日,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继之为水样,腹泻每日达10-20次,大便为水样,无血及粘液。成人及年长儿诉腹痛,发热不高,一般38℃左右,病情重者可达39℃以上,病程为1周左右,个别可长达2-3周,吐泻后易发生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一般为轻症,如及时治疗可迅速恢复,也有致命的重症,死于重度脱水、休克。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大便镜检有极少量白细胞,细菌、真菌培养阴性。电镜或免疫电镜可查见大便中病毒颗粒。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症状消失,特异性病原学试验转阴。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病毒性肠炎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由于其有自限性,一般不主张应用抗菌药物,而以对症治疗为主,口服思密达(smecta)有一定疗效。吐泻严重时应用止吐剂及镇静剂并及时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衡,一般患者可应用口服补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可补充腹泻时水和电解质的损失。采用口服补液可随意饮水并适当进食以补充能量,对呕吐频繁不能口服液体者可给静脉输液,并需注意患儿的护理及喂养,在集体及医疗机构中,需对患儿进行隔离,并注意医护人员的双手及食具消毒和排泄物的处理。母乳中存在特异IgA,因而母乳喂养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最有希望的预防方法是制备疫苗,牛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己试用于小牛及人有一定效果。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