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asthmatic pulmonary eosinophilia
|
拚音 |
XIAOCHUANXINGFEISHISUANXIBAOQINRUNZHENG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呼吸系统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哮喘性肺嗜酸细胞浸润症是肺嗜酸细胞浸润症中的一个类型,有反覆哮喘发作和血嗜酸粒细胞增加,X线示肺部散在游走性浸润灶。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本症兼有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患者多对烟曲菌过敏,对其他过敏原如白色念珠菌、植物花粉、蠕虫和丝虫感染、羽毛、皮屑、动物血清等亦可产生过敏反应。部分病例属内源性,不能找到致敏原。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可见终末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问质有大量嗜酸粒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形成嗜酸细胞肉芽肿,终末细支气管被破坏,但很少延及血管。肺功能损害以阻塞性通气障碍为主。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临床症状、病史、胸部X线表现,以及血内嗜酸粒细胞增高,结合可疑过敏原皮肤试验及免疫学检查不难作出诊断,
|
发病 |
|
病史 |
多数患者有过敏性家族史或个人史。
|
症状 |
|
体征 |
临床表现除反覆发作顽固性哮喘外,常有发热及阵发性咳嗽,可咳出细支气管管型痰栓,内含大量嗜酸粒细胞和(或)真菌菌丝,随之喘息、咳嗽有所缓解。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检查肺中下野有大小不一游走性斑片状浸润,呈双侧分布。痰栓阻塞时,可出现肺段不张,偶见肺部淋巴结肿大。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与嗜酸粒细胞均有轻中度增高,嗜酸粒细胞分类可超过10%,总计数达正常的10倍以上;血清总IgE多明显增高。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曲菌抗原皮试常呈立即型和迟缓型双相反应。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注意与一般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部分病人可并发胸腔渗液,或出现紫癜、心包炎、多发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
西医治疗 |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肺部病变亦多在数周内消失。由于本症容易反覆,故随病情控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至维持量,继续治疗半年以上。并密切随访以防复发。如能发现致病原,应进行病因治疗。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