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heliosis |
拚音 | ZHONGSHU |
别名 | 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中医:伤暑,暑厥,暑闭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量引起临床以高热、虚脱、痉挛和昏迷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
中医释名 | 本病是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 |
西医病因 | 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不透风或紧身衣裤以及发热、甲亢、糖尿病、心脏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或服用阿托品和其他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在炎夏容易诱发中暑。 根据中暑的不同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一般将中暑分为三种类型,但常混杂同时存在。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一、热射病:在夏季从事体力劳动或生产环境中热源的辐射热增加人体热量和影响人体散热,引起体内热蓄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心输出量减少、汗腺功能衰竭,从而使体内更多的热蓄积,就能发生本病。 二、热衰竭:易发生在不适应热环境劳动的新工人和体弱者。其主要发病机制与出汗多和心血管功能紊乱引起低血容量和低水盐血症,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 三、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者 |
中医病机 | 中暑指因夏季在高温或烈日下劳作,或处于气候炎热湿闷的环境,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卒中脏腑,热闭心神,或热盛津伤,引动肝风,或暑闭气机。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辨证: 1.暑热(内郁)证:壮热,烦躁,头痛,头晕,口渴多饮,汗多,体倦,面赤气粗,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洪大。 2.暑热闭神证:发热口渴,神志躁扰不宁或昏迷,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沉实。 3.暑热动风证:壮热不退,躁扰不宁甚或神昏,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赤息粗,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 4.暑闭气机证:发热无汗,烦躁,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剧烈腹痛或头痛而胀,甚或神昏、耳聋、肢厥,舌红苔黄,脉弦或沉伏。 5.暑伤津气证:发热,口渴,汗多或无汗,心烦,神疲思睡,气短乏力,尿短黄,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无力。 6.阳脱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尿量减少,面色苍白,呼吸浅促,脉细欲绝。回阳固脱。 7.阴虚动风证: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胸闷汗出,四肢抽搐或痉挛疼痛,或肢体麻木、震颤,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8.暑伤肺络证:感受暑热,骤然咳血、衄血,身热,口渴,咳嗽气喘,头目不清,舌红,苔黄,脉洪数无力。 |
西医诊断标准 | 中暑诊断标准: 1.有高温接触史,突然发生高热,皮肤灼热无汗(或有汗)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排除其他引起高热、昏迷疾病者(如脑型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膜炎、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菌痢及产褥热等)。 2.根据中暑的程度,可分为: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有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十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37.5℃),如及时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上述症状可消失。 (2)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体温在38.5℃以上。 (3)重症中暑:凡有上述症状,并有昏迷、痉挛,体温在40℃以上,皮肤灼热无汗。 3.按发病机理可分为 (1)中暑衰竭:由于高温时大量出汗引起失水,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2)中暑痉挛:因出汗多,丢失大量氯化钠,引起四肢肌群痉挛疼痛。 (3)中暑高热(热射病):高温在40℃以上,皮肤灼热无汗,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日射病:在烈日下暴露过久,红外线直接作用于脑部,引起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兴奋不安或意识丧失。 |
西医诊断依据 | 1.多发生在夏季。年老、体弱者或产妇易于发病,有高温(35C以上)作业,或烈日下暴晒史。 2.有汗出口渴,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精神疲乏等症。 3.体温多在40C左右(其中脱证口温常低于正常,肛温微升);皮肤干燥,昏迷抽搐。 4.有的病人表现为突起发热无汗,恶心呕吐,剧烈腹痛,或小腿肌肉痉孪性疼痛,或呕泻肢冷,或剧烈头痛,呕吐,眩晕耳鸣,烦躁不安,或见皮肤苍白,出冷汗,呼吸浅快,脉细微,血压下降。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一、热射病:初起症状有全身软弱、不安、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增高达41℃以上,并出现嗜睡、谵妄和昏迷。皮肤干热无汗。严重患者出现发绀、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和肾功能衰竭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老年患者很容易并发肺部感染或褥疮。 二、热衰竭:患者常先感头晕、头痛、恶心,继有口渴、胸闷、冷汗淋漓、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偏低或虚脱。 三、热痉挛: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四肢肌肉痉挛,有时累及腹肌,甚至影响肠平滑肌。肌肉痉挛常伴疼痛。实验室检查有低血钠、低血氯和尿中肌酸排泄量增多。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热射病应与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菌痢、疟疾等发热病鉴别。热衰竭应与消化道出血、宫外孕出血、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虚脱鉴别。热痉挛引起的腹痛应与外科急腹症鉴别。 |
中医类证鉴别 | 1.伤暑:症状较轻,无高热、神昏、抽搐,腹痛、呕吐,剧烈头痛、眩晕,面色苍白、冷汗肢厥之类表现。 2.中风:多冬春发病,常于情志刺激,或劳累、饱食饮酒后发病,昏倒后多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一般无高热汗出,胸闷呕恶等症状。 3.暑温[瘟]、瘴疟、疫毒痢:可作脑脊液检查,血片查疟原虫,大便常规或培养等进行鉴别。 4.痫病:非暑季特发病,无感受暑热病史,突然仆倒,口吐涎沫,或有抽搐,不发热,移时苏醒如故。 |
疗效评定标准 | 治愈: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电解质紊乱纠正。 |
预后 | 中暑若及时抢救,一般预后良好,年老体弱或病情严重者,预后不佳。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热射病患者应立即移至通风阴凉处并立即进行物理降温。按情可将患者浸浴于4℃水浴中;凉水淋浴或头、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再加用电扇吹风。待肛温降至38℃左右,应立即停止降温,但要继续观察体温以防体温再度回升。在物理降温同时可用氯丙嗪协助降温,并应及时处理各种合并症和预防感染。热衰竭患者宜平卧,口服或静脉补充水或生理盐水。对热痉挛患者除补充生理盐水外,酌情补充钾盐。 |
中医治疗 | 辨证论治: 1.暑热(内郁)证:祛暑清热,白虎汤加参须、淡竹叶,西瓜翠衣等: 2.暑热闭神证:祛暑开窍。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3.暑热动风证:祛暑熄风。羚角钩藤汤加减,配服紫雪丹。 4.暑闭气机证:祛暑开闭。木香顺气散,配服玉枢丹,或行军散。 5.暑伤津气证:清暑益气。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6.阳脱证:回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7.阴虚动风证:滋阴熄风。三甲复脉汤加味。 8.暑伤肺络证:清暑宣肺。犀角地黄汤合清络饮加减。 |
中药 | |
针灸 | (1)中暑阳证及暑厥[闭」、暑风「痉],以针为主,百会、人中、风池、风府、大椎、少商、商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为常用穴,暑风患者,除必刺百会、人中、大椎以外,并可针刺少商、商阳、委中出血。 (2)中暑阴证及暑脱,以灸为主,气海、关元、肾俞等为常用穴。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立即将病人搬离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2.配合输液以纠正失水、失盐。有抽搐者,酌情补充钙制剂。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或冬眠1号药物降温,对症处理休克、心衰、脑水肿、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积极防治感染。 3.针灸疗法: (1)中暑阳证及暑厥[闭」、暑风「痉],以针为主,百会、人中、风池、风府、大椎、少商、商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为常用穴,暑风患者,除必刺百会、人中、大椎以外,并可针刺少商、商阳、委中出血。 (2)中暑阴证及暑脱,以灸为主,气海、关元、肾俞等为常用穴。 4.刮瘀疗法:在患者胸、腹、颈、项、背及手足弯曲处,用屈指扭捻,或用羹匙边缘刮皮肤,使皮下出现青紫色出血斑。 5.单方验方: (1)鲜荷叶1张,鲜竹茹60g,水煎服,用于中暑高热多汗。 (2)大蒜3~5瓣,捣烂和开水灌下,用于中暑昏倒,人事不省。 (3)韭菜汁1杯,灌下,用于中暑神昏。 (4)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水煎服,用于中暑身热汗出。 (5)冰片1g,生石膏30g,共为细未,每服159,开水送下,用于中暑发热,胸闷不适。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预防中暑,应将车间热源隔离,机械代替人工操作,调整作息时间;适当补充清凉饮料;加强卫生宣教,对易发生中暑的人员应列为职业禁忌证。 |
历史考证 | 中暑之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中暑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