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spider venom poisoning |
拚音 | ZHUDUZHONGDU |
别名 | 蛛咬伤,蜘蛛螫伤,毒蜘蛛螫伤,中医:蛛咬伤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毒及化学损害,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因蜘蛛咬伤后出现局部坏死及全身中毒症状。 |
中医释名 | 蜘蛛咬伤是因有毒蜘蛛咬伤后。毒汁进入人体所致。局部刺痛或有水肿,可伴恶寒、呕吐、腹痛等全身症状的中毒性疾病。 |
西医病因 | 常见毒蛛有真蛛目、球腹科的致命红斑蛛(又名黑寡妇蛛)和棕色毒蛛。两者均喜栖于山野岩隙、树叉、墙角暗处。其口内有坚硬上腭与毒腺相通。毒液中含有蛛毒溶血素和类似神经毒的毒蛋白。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1.螫伤局部红点。肿胀明显,或有水肿、瘀斑、风团、水疱、麻疹样皮损以及坏死、溃疡。 2.自觉刺痛、灼热,严重时可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头痛,腹泻等中毒症状,一种称"黑寡妇"毒蜘蛛螫伤后,常引起高热,痉挛性疼痛,肌肉僵硬,关节疼痛,足跟烧灼感,血尿、紫癜,病人可在短期内死亡。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轻者螫咬部红肿、疼痛;重者出现精神不振、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恶寒、发热、盗汗、手足与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因休克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治疗:早期于咬伤部近心端扎止血带;切开伤口至皮下,充分吸出毒液,并用南通蛇药敷伤口周围;全身对症处理。 |
中医治疗 | (一)辨证论治: 症状严重者,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味。 呕吐者,用玉枢丹。 出现痉挛性疼痛,肌肉僵硬者,清热解毒、祛风镇痉。葛根汤加减。 出现高热、恶寒、血尿、紫癜者,凉血解毒。犀角地黄汤加减。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尽快在咬伤的近心端缚扎,吸出毒汁,或扩创排毒。 2.季德胜蛇药、南通蛇药片,凉开水调,敷患处;或鲜蒲公英,捣烂外敷。 3.内服季德胜蛇药、南通蛇药片、解毒消炎丸、安宫牛黄丸等。 4.氨水、碘酊等,外涂;吐根碱、普鲁卡因等,局部封闭。 5.扑尔敏、赛庚啶、强的松等,口服;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静脉注射。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外科启玄》曰:"若蜘蛛咬,人中其毒者,一身生蜘蛛丝,不知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