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小儿热极生风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heat excess turns into wind(children)
拚音 XIAOERREJISHENGFENG
别名 西医:高热惊厥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好发于婴幼儿,由于风邪在表,郁而化热,热扰肝经,心神不宁所致。证属实侯,病位在心肝二经。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好发于婴幼儿,由于风邪在表,郁而化热,热扰肝经,心神不宁所致。证属实侯,病位在心肝二经。常见于感冒夹惊、乳蛾痄腮、烂喉痧等疾病中,属急惊风范畴。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壮热,头痛,四肢抽掣,筋脉拘急,项背强直,目睛上视,牙关紧急,口渴欲饮,便秘溲赤,舌质红绦,苔黄,脉数,指纹粗紫浮露,过风关。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清热解表、安神镇惊。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银翘散白虎汤加减:银花15克、连翘10克、薄荷10克(后下)、生石膏30克、知母l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板蓝根15克、桔梗6克、芦根20克、蝉衣10克、钩藤30克(后下)。上药除薄荷、钩藤外,以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煎开,小火煎l0~15分钟,纳薄荷、钩藤,煎开2~3分钟即可。取汁200~250毫升,微温、频服,每日1剂。牙关紧闭,不能给药者,可先用乌梅擦牙,或用指掐合谷穴,以松牙关。正值抽搐时,不宜给药,以免呛入气道中。
2.加减变化:惊搐较重者加僵蚕10克,以镇静止痉,也可加服小儿回春丹,每次
2~3粒,一日二次。神昏窍闭者,加石菖蒲10克芳香开窍,促使苏醒。神志不宁者,加茯神10克、蜜远志10克,以安神宁心。痰多者,加胆星6克、天竺黄3克,以化痰镇惊。头痛剧烈者,加菊花10克、龙胆草10克,以清热平肝。
(二)外敷药物
地龙捣烂如泥,加入蜂蜜或白糖,盖贴囱门,可缓解痉挛。
(三)取嚏疗法
取嚏方法县有开肺气、举中气、止惊开窍的功效。常用药末有搐鼻散(细辛皂角半夏)、通关散(细辛、皂角、薄荷、雄黄)。
(四)灌肠疗法
在热毒内闭、腑气不通之时,用中药煎汁进行保留灌肠,此法应在惊风发作前或后进行。常用方药和方法如下:以生大黄为主,便秘甚者可加芒硝,配伍清热解毒药,如二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鱼腥草等,或甘寒清热药,如生石膏、寒水石等,每取3~5味,用量为口服量之2~3倍,水煎取汁100~200毫升,保留灌肠20~30分钟,日1次,用药后以患儿每日排稀大便3~4次为宜,连用2~3天。
施治要点:
(一)本证临床见有惊搐等候,此候最易损伤小儿正气,持续时间愈长,预后愈差,因此,止惊是治疗的首务。惊搐之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定惊止搐,如指掐、针刺、推拿、外敷等,同时应重视惊搐发作之时的护理。
(二)本证惊搐诸侯往往随热退而止,清热是治疗的关键。内服中药、保留灌肠、针刺十宣、曲池、冷湿外敷头部等都可有清热功效,应综合处理。
(三)本证见于感冒夹惊等多种疾病中,由外感风邪、温邪、痧毒、疫疠等邪引起,外邪化热化火致热极生风、热扰神明、引动肝风而见抽搐。邪去则无仲热化火之源,祛邪是治疗本证的根本。待惊搐一止,应根据不同疾病选用药物,如乳蛾应加清热利咽解毒之品,如马勃射干山豆根玄参等;烂喉痧除应加上述清热利咽解毒之品外,还应加解肌透痧之属,如葛根浮萍竹茹等:痄腮应加清热放结、软坚消肿之品,如夏枯草昆布海藻等。
中药
针灸 1.惊风症状出现时,需要及时紧急处理,先以指掐人中、合谷穴。或用针刺,主
穴:人中、合谷、百会。配穴:十宣、涌泉、内关等。每选l~3穴,强刺激,不留针。亦可耳针治疗,取穴神门、皮质下,强刺激,不留针。牙关紧闭者加下关、颊车;高热者加曲池、大椎、十宣放血;痰鸣者加丰隆。
推拿按摩 惊风欲作之时可拿大墩穴,或鞋带穴对拿。惊风发作时,若身向前屈,即将委中穴下掐住;若身向后仰时,即将膝上鬼眼穴向下掐住。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刺激。
2.防止病儿身体受伤,惊搐时,切勿把持手足,强行牵拉,以避免因扭伤筋骨而
导致瘫痪或强直等后遗症。应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以防止咬伤舌头,若已咬紧牙关时,不可强行插入。
3.应及时吸去咽喉部痰涎,保持气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将痰涎及呕吐
吸入气道而致窒息。
4.保持环境空气新鲜,必要时可予氧气吸入。
5.保持环境温度不宜过高,可地面洒水,电扇扇风,有条件者予空调调节室温。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固经丸
 麝香丸(《圣济总录》卷二十四。(人卫本)。
 蹲墙功
 镇胃止吐汤(《治痘全书》卷十三。)
 中医内科学 噎膈 上课笔记
 请教关于时间医学的问题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