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太阳邪郁肌表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evil of taiyang retention in super-muscle
拚音 TAIYANGXIEYUJIBIAO
别名 西医:感冒,荨麻疹,血管反应性疾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为临床较常见的外感轻证,多由外感风寒,日久邪微,卫气怫郁,正气抗邪外出,欲从汗解,而汗出不彻所致。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为临床较常见的外感轻证,多由外感风寒,日久邪微,卫气怫郁,正气抗邪外出,欲从汗解,而汗出不彻所致。证属邪气轻浅,而正能抗邪之候。其病位虽以太阳肌表为主,然亦可病传入里,影响少阴心、肾,使病情加重。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太阳病日久不解,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赤,汗出不彻,身痒。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轻散外邪,小发其汗。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5克、芍药、生、炙甘草、麻黄各3
克、大枣4枚、杏仁3克。本方适用于太阳轻证,日久邪微,卫气佛郁,汗出不彻而表郁较重者。
(2)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6克、芍药3克、麻黄2克、生姜3克、杏仁3克、炙甘草3克、大枣5枚。本方适用于太阳病多日不解而表郁较轻者。
(3)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3克、大枣4枚、生姜4克、石膏15克。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汗出不彻,表郁兼有里热者。
以上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360毫升,去滓,温服120毫升。桂枝二麻黄一汤: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再服。桂枝二越婢一汤:以水1000毫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去滓,温服200毫升。
2.加减变化:若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明显者,加羌活9克、荆芥6克;里热较甚,
口渴烦躁者,加石膏18克、知母9克;皮肤搔痒红甚者,加丹皮10克、赤芍l0克、蝉蜕6克,并可配合使用苦参15克、蛇床子30克煎水外洗。
(二)饮食疗法
1.食宜清淡,以食清菜、面条、稀粥为主,多饮热茶,以助药力达邪出表。
2.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施治要点:
(一)本证日久邪微,疾病关键是邪郁肌表,汗出不彻,治疗时宜选用发汗轻剂,小发其汗,或微发其汗,常规选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枝二麻黄一汤,而不可用麻黄汤等峻剂发汗,否则伤阴损阳,造成交证。
(二)邪郁肌表轻证有兼里热、口渴、烦躁者,此时治疗,不可单用解表轻剂发汗,而须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三)本证病情较为轻浅,治疗时以内服汤药为主,若外邪郁遏较重,阳气抑郁在
表,汗出不彻,发热恶寒,满脸持续发红,除用药物小发其汗外,尚可助之以外用药物熏蒸取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尚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将药物内服、针刺、按摩、饮食调理及其他调护措施等结合起来,协同使用。
中药
针灸 取穴支正、风门、风池、合谷等,浅刺疾出,每日1~2次。
推拿按摩 于头部太阳穴、颈项部及风池、风府、合谷穴处轻轻按揉,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以上方法,有疏通经络、解表祛邪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服汤后可多服热饮,适当加盖衣被,使微微汗出,不可过汗伤正。
2.年老体弱及阴阳惧虚者,应慎用发汗。若阴阳两虚,又感外邪,则应祛邪与扶正兼施,不可单用发汗一法。
3.病室要注意通风,又要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吹袭,以免再次感受外邪而使
病情加重。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湿(浊困)阻证
 火针治疗女儿甲沟炎
 血清山梨醇脱氢酶(SDH)
 食物中毒
 《素问》
 续随子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