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阴虚动风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convulsion due to yin deficiency
拚音 YINXUDONGFENG
别名 西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多为温热邪气陷于下焦,耗灼肝肾之真阴,使肝木失其涵养所致。可见于风温、春温、暑温、瘟疫等热病发展过程中。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多为温热邪气陷于下焦,耗灼肝肾之真阴,使肝木失其涵养所致。可见于风温、春温、暑温、瘟疫等热病发展过程中。多由肾阴耗损发展而来,故多见于春温、暑温等温病后期阶段,证属真阴耗损,纯虚无邪,病位在下焦肝肾。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形体消瘦,皮肤干皱,唇裂舌痿,目陷眼迷,齿燥色如枯骨,齿上积垢,或呕逆声微,两颧红赤,四肢厥逆,手指蠕动,甚则心中作痛,或神倦瘈疭,舌绛少苔或光绛无苔,脉细促或脉细欲绝。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滋阴熄风。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二甲复脉汤:炙甘草20克,干地黄20克、生白芍20克、麦冬l5
克、阿胶10克、麻仁10克、生牡蛎15克、生鳖甲25克。本方适宜于虚风将起,仅见手指蠕动者,以之滋阴潜阳,以防发痉。
(2)三甲复脉汤:炙甘草20克,干地黄20克、生白芍20克、麦冬15克、阿胶10克、
麻仁10克、生牡蛎15克、生鳖甲25克、生板30克。本方适宜于虚风已动,阴亏较甚,心气大伤,脉象细促者,以之滋阴潜阳,养心安神以息虚风。
(3)大定风珠:炙甘草12克、干地黄20克、生白芍20克、麦冬20克、阿胶10克、
麻仁6克、生牡蛎12克、生鳖甲12克、生龟板l2克,鸡子黄(生)1枚、五味子6克。本方适用于阴精火亏、虚风旋扰,为风动之重证者。见手足瘈疭、神倦、脉虚、时时欲脱者,以之滋阴固脱,潜阳息风。
以上方药,水适量,煮取浓汁2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剂。
2.加减变化:在方(3)证中,若兼见喘息气微,是肺气将绝之兆,急加人参20克
以益气固脱;若兼见自汗,是气虚不能固表,将成阴阳两脱之势,可加龙骨30克,人参15克、小麦25克,若兼见心悸,是心阴、心气大伤,应加人参10克,茯神l5克,小麦l5克。
施治要点: 本证之风动,系温病后期,温邪深入下焦,劫灼肝肾精血,真阴大亏
所致,证属纯虚无邪,但因风动之程度有轻重之别,故在3方的选用上,亦应考虑其各证之差异而正确使用之。
中药
针灸 取合谷、曲池、阳陵泉、三阴交等穴,用补法,每日1~2次。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卷三
 乳香川乌丸(《眼科全书》卷六。)
 常山苗
 金粟兰科
 麻黄附子甘草汤
 论湿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