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excessive heat in yangming channel |
拚音 | YANGMINGRESHENG |
别名 | 西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中医病证 |
西医病名定义 | |
中医释名 | 本证为阳明里热亢盛之候,是临床上常见重证。多由卫顺传入气分,亦有直接发于气分而为阳明热证者。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本证为阳明里热亢盛之候,是临床上常见重证。多由卫顺传入气分,亦有直接发于气分而为阳明热证者。此乃邪盛正旺,邪正交争,里热蒸腾,热盛阳明胃经所致。属卫气营血辨证的气分证,其病机为阳明经热炽盛,病变部位在阳明胃经。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壮热,恶热,面赤,汗大出,心烦,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或滑数。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
中医治疗 | 治疗法则: 清热保津。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白虎汤∶石膏30克、知母12克、甘草6克、粳米30克。 以上方药,水适量,煮米熟汤成,取汁250毫升,分为2次服,每日1~2剂。 2.加减变化:如欲加强清热生津之力,可加金银花15克、鲜石斛12克、芦根15 克;如热盛而津气耗损,除上述见证外,又有些微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可加人参15克,以清热益气生津;若热扰神明而谵语,可加犀角5克、连翘9克、竹叶卷心3克,以泄热清心;若热盛波及肝经,引动肝风,出现手足搐搦者,可配伍羚羊角5克(先煎汁兑药服)、钩藤9克、菊花9克等,以凉肝息风。若口腔溃疡者,加黄连6克、大黄6克。 施治要点: (一)阳明热盛之证,以壮热,汗出,心烦,口燥渴,苔黄燥为主证,但有时大汗出后的片刻间,体表之热也可能暂时略有降低,而“口燥烦渴”之症仍不解者,仍须使用白虎汤方。 (二)若兼见四肢厥逆,而胸腹灼热不除,无阳明腑实及神志异常之证者,此为热 厥之证,即热邪深伏于阳明气分,阳气不能畅达于四肢所致,宜用白虎汤以清里热。 (三)夏月所见高热,心烦,口渴,应与“新加香薷饮”证相鉴别,即后者又有恶寒,无汗,头身重痛等寒湿表证,故而不能单用白虎汤纯清里热,以防寒凉郁遏,反致表闭病重。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篇》中指出:“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附注:指二十二条之白虎汤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但若仅见汗不出,而无寒湿表证者,仍可使用白虎汤,或白虎汤中加薄荷。 (四)临床上,常以白虎汤加清肺化痰之品治疗肺炎病中之肺胃炽热之证型,多有疗效。 (五)素体阴血亏虚,或素体阳气不足者,当慎用白虎汤。 |
中药 | |
针灸 | 针刺:取穴大椎、曲池、商阳、合谷、内庭、关冲等,针刺泻法。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