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脾肺气虚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lung
拚音 PIFEIQIXU
别名 西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多因久咳肺虚,气不布津,肺病日久,及之于脾;或饮食不节,损伤脾土,脾病及肺而致脾肺气虚,脾失健运,肺失宣肃,水津不布,痰湿中阻,肺气上逆的病变。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多因久咳肺虚,气不布津,肺病日久,及之于脾;或饮食不节,损伤脾土,脾病及肺而致脾肺气虚,脾失健运,肺失宣肃,水津不布,痰湿中阻,肺气上逆的病变。其病位在脾肺,病性属虚,或虚实挟杂之证。常见之于咳嗽、喘证、哮证、肺痨等病证。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咳喘日久,气短胸闷,痰清稀量多色白,易于感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声低懒言,倦怠乏力,面色晄白,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益气健脾,养肺化痰。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 六君子汤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生3片、大枣5枚。本方适于脾肺气虚兼有痰湿者。
(2) 补中益气汤:党参15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本方适于脾肺同病而食少气坠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微温服用,每日1剂。
2.加减变化:咳喘若兼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者,于方(1)中加苏叶10克、葛根
10克、前胡6克、桔梗8克以解表宣肺;咳嗽痰多色白者用方(1)加厚朴10克、苍术
10克、冬花10克,加强燥湿化痰止咳;若咳喘痰多而咯吐不爽,恶心纳呆,舌苔白腻,脉滑者,于方(1)中去党参、大枣加白芥子1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以下气化痰平喘。
(二)外敷药物
1.天雄附子川乌官桂桂枝大腹皮白檀香、法半夏、北细辛川椒干姜等量,加入适量麻油,熬熟后去滓,再加适量黄丹成膏。先针刺肺俞穴,而后将膏药贴之,5~8日1次。适于久治不愈之哮喘。
2.冬病夏治咳喘膏:炙白芥于、延胡索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共研为细
末,此乃1人1年之用量。每年夏季伏天使用,每次用上药面的1/3,加姜汁调成稠膏状,分别摊在六块直径约5公分的油纸或纱布上,贴于背部肺俞、心俞、膈俞上,以橡皮膏固定,大约贴2~4小时后取下,每头、二、三伏各贴一次,连续3年。治疗久病咳喘者。
(三)饮食疗法
(1)百合粥:百合20克、大米50克,如常法煮粥。
(2)珠玉二宝粥:将生山药60克、生苡米60克捣成粗末,煮至烂熟,再将柿霜
24克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用。以上两方补益肺脾,适于喘咳日久者。
施治要点:
(一)本证多见于久咳、久喘之患者,由肺及脾,或由脾及肾,以致三脏受损。肺气虚弱,卫外之力不足,易感外邪,复因脾虚而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贮于肺,常有咳喘之证,故临床上虚实并见,错综复杂。随病性变化,虚实的孰重孰轻,亦在不断地变化,故在立法用药之时,治当以补泻治法为要,大都以本虚为主,兼顾治标。
(二)本证之喘咳,常以秋冬为发作季节,临证之时,可取冬病夏治之法,选用补
肺、健脾、益肾之品,如黄芪、党参、白术、yin羊藿、巴戟天等,在夏季或未发病时服用,以缓解发作症状或延长复发时间。
(三)本证虽以脾肺两虚为主,但往往还兼有气滞血府而余邪未尽者,证见舌质紫
暗,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等。因此,近代临床发展,在补益脾肺之同时,加用活血化瘀药增强疗效,如丹参、益母草红花赤芍川芎等。
(四)未病先防,“治未病”,对本证至为重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恢复体质,防止本证复发的关键,如外贴膏药,内服温阳益气药物,配合气功和针灸、健身锻炼等,都可以收到较好的效益。
中药
针灸 1.针刺:取定喘、膏、肺俞、太渊、尺泽等穴,针刺用补法,或补泻兼施。各穴亦可加用艾灸。
2.耳针:取平喘、气管、脾、肺、交感、皮质下等。每次取2~3穴,用强刺激,留针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割治疗法:割治穴位有膻中、肺俞、喘息、定喘、中脘、玉堂、手掌大小鱼际之间中指间根部等。
4.穴位埋线疗法:选取定喘、大椎、肺俞、厥阴俞、中府、尺泽等穴,埋植羊肠
线,每20~30天1次,连续数次。
推拿按摩 保健按摩:(1)擦鼻梁:用两食指按擦鼻梁两侧,至有热感为止;(2)擦风池:
用两手掌心分别摩擦两侧风池穴30~60次;(3)按迎香:用食指尖仍面轻揉按,每次l~3分钟;(4)擦胸部:用右掌擦左胸,以乳头为中心,作环形摩擦10~20次,然后用同法以左手掌擦右胸部。
推拿:(1)坐位:先在颈项两侧胸锁乳突肌处用抹法,再由前额(印堂向上)抹
向头维、太阳穴处、各抹十余次,配合拿风池、肩井;(2)用平擦法从胸部到腹部;以及从肩部到腰部反复交替操作,以皮肤红润,温热舒适为度。然后用大鱼际擦两臂,从腕部向上到肩部,配合拿风池、合谷及摇手臂。(3)站裆:用拳背轻击大椎,再用掌拍打两下肢,自上而下。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为使患者早日康复,需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可用如下方法:
1.呼吸操:(1)卧位法:身体仰卧(头部稍垫高),双手自然放于腹部,作腹式呼
吸,以深呼吸为好。用鼻吸气,用口缓慢呼气,呼气与吸气之比为2~3:1,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2)立式法: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深呼气时两手压迫胸廓两侧或压迫上腹部,慢慢将气呼出;吸气时头向后微仰,两臂下垂,尽量挺腹。每日2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根据患者耐受能力,可逐步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
2.健身锻炼:(1)医疗步行:分慢行与急行两种。慢行每日行程500~l500米。开
始时可摸索出适当的步速,将全程分为三段,起始段可用适当的步速走,中间一段可稍快,终末段慢速走。急行可用间歇锻炼法,即每次用较快速度急行30秒,缓行60秒,每次锻炼45分钟。每周2~3次。(2)踏车锻炼:用功率自行车,开始时作适应锻炼,不加阻力或稍加阻力,以中等速度踏车,每日1次,每次5~7分钟;继而在同一阻力下增至每日2~3次。锻炼一段时间后,可改为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适应后,再逐步增加阻力。(3)广播操、太极掌,适宜中等体力的患者。
3.根据季节气候的变更,适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求助:牙齿松动
 五邪——《黄帝内经·灵枢》第二十篇
 枳壳丸(《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五苓苏木汤(《婴童类萃》卷中)
 转 再探石门穴
 止射丹(《青囊秘诀》卷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