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寒滞肝脉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coagulation of cold in liver channel
拚音 HANZHIGANMAI
别名 中医:疝气,腹痛痛经带下,西医:疝气,睾丸炎,睾丸鞘膜积液,肠粘连,妇女内分泌失调症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多由外感寒邪客于厥阴或素体阳虚复感外寒,以致肝气不畅,络脉痹阻而成。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多由外感寒邪客于厥阴或素体阳虚复感外寒,以致肝气不畅,络脉痹阻而成。其证以实或虚实挟杂两类多见,病位在肝及肝经循行部位。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少腹胀痛,睾丸坠胀或阴囊紧缩,得热则减,遇寒加剧,巅顶疼痛,女子带下清冷,痛经,经闭,形态虚怯,踡缩,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沉迟。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温经敬寒,暖肝通络。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暖肝煎加减:当归10克、枸杞10克、肉桂3克、茴香乌药沉香茯苓各6克,生3~5克。适用于寒滞肝脉之较轻者。(2)天台乌药散加减:天台乌药、木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各10克,小茴香、川楝子各9克。本方可用温酒或水煎服,宜用于寒滞肝脉又兼明显气滞之疝气患者。(3)温经汤加减:桂枝川芎8克,吴茱萸、当归、白芍法夏麦冬各9克。本方适用于妇科寒性痛经病。
2.加减变化:若少腹胀痛甚者宜基本方(1)加川朴10克、香附10克。若阴寒内结,少腹阵痛绕脐,牵制睾丸痛者可用基本方(2)加制二乌各5克;若腹胀,睾丸坚硬加炒橘核10克、昆布9克、海藻仁各10克。若女子带下清冷者可用基本方(3)加附片10克、仙灵脾.12克、茯苓15克;若痛经甚者加香附10克、玄胡15克;若经闭者可将川芎加至15克。(二)外敷药物1、麝香0.5克、小茴香5克研末,置纱布上贴于中极、关元或气海,保留6~24小时,可连续2~5个月。
2.疝坠散:附子1个、川楝子30克、广木香、小茴香、桂枝各15克,吴茱萸20克,研末过筛,取药末15克,黄酒调匀放于神阙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次,5~7天为1疗程,可连续用3~4疗程。3.疝灵膏:蓖麻子5~7粒、面粉适量捣膏贴涌泉,每日1次。4,益母草膏加吴茱萸末调匀外敷关元、气海,每日1次。(三)灌肠疗法
1.附片15克、赤芍20克,煎煮取汁200毫升,高位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用7~14天为宜。
2.附片l5克、益母草30克,煎煮取汁l50毫升,保留灌肠1~2周,适用于寒性痛经病。
(四)饮食疗法
1.禁食生冷之品,宜食五香卤制食物。
2.食疗方:(1)五香卤牛肉,每日50~100克,可连续服用。(2)黄芪炖鸡:黄芪40克,母鸡1只,炖熟食用。
施治要点:
(一)本证是因寒邪内侵,客于肝经而致疏泄失职,气血.凝滞之实证,以少腹疼痛为主要症状。故治疗重在温经散寒。
(二)本证疼痛部位以少腹为甚,治在下焦, 当与寒邪犯胃之胃脘痛加以鉴别。
(三)本证在治疗中应注意与活血、行气药配伍。核类药物(如荔枝核、橘核)的适当选用可提高本证的治疗效果。
(四)疝气阴囊下坠的治疗,灌肠法亦较常用。
中药
针灸 1.针刺:取足三里、三阴交、中极、关元、气海,用补法,每日1~2次。
2.艾灸:主灸中极、关元、气海,亦可配三阴交,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推拿按摩 在少腹及阴囊部轻轻揉按,并将阴囊轻轻上托,每日3~5次,每次15~20分钟。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疝气发作时应卧床休息,若属慢性过程者应避免过劳。
2.疝气患者宜穿柔软、宽松的内裤,以免擦伤肿大的阴囊
3.用布带或弹性绷带托住肿胀的阴囊,可减轻坠胀和疼痛感,但应避免压迫过紧,以免造成局部坏死。
4、疝气患者不应参加举重和长跑等运动。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忆一个远方亲戚的过世——皮肌炎
 治症瘕积聚方
 热痢
 南天竺饮(《圣济总录》卷七十。)
 胡黄连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佐助小柴胡汤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