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息肉痔(中医)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naevus of polypi(TCM)
拚音 XIROUZHI(ZHONGYI)
别名 西医:直肠息肉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肛肠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病是以肠内粘膜上发生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可有息肉样脱出肛外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息肉痔是因湿热下注,肠道气机不利,瘀血浊气凝聚,或风气客于肠中,气血搏结而成。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一、诊断:
1.多有便血,血色鲜红,可伴有粘液,或有肛门坠胀。
2.排便时可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回纳或可用手推复位。
3.肛门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或高位带蒂息肉,肿物多柔软、光滑、可活动。
4.直肠镜检查:赘生物有蒂或广基,表面为粘膜样组织,单发或多发。
二、辨证:
1.风伤肠络证:便血鲜红,滴血、带血或射血,息肉表面充血明显,脱出或不脱出肛外,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2.气血瘀滞肛门证:肿物脱出肛外,不能回纳,疼痛甚,表面紫暗,舌紫,脉涩。
3.脾虚气陷证:肿物易脱出肛外,表面增生粗糙,或有少量出血,肛门松弛,舌淡,苔薄,脉弱。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多有便血,血色鲜红,可伴有粘液,或有肛门坠胀。排便时可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回纳或可用手推复位。肿物多柔软、光滑、可活动。
体检 肛门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或高位带蒂息肉,肿物多柔软、光滑、可活动。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直肠镜检查:赘生物有蒂或广基,表面为粘膜样组织,单发或多发。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1.悬珠痔:位于肛门齿线附近,呈三角形或圆锥形,可有蒂,质较硬,色灰白,
可脱出,一般不出血。
2.锁肛痔:肛门坠胀,便血,色紫暗,可伴有粘液或脓血,指诊可触及肿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病理检查可资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风伤肠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润燥。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
2.气血瘀滞肛门证:
治法:行气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3.脾虚气陷证:
治法:补气升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灌肠疗法:用乌梅12g,五倍子6g,五味子6g,牡蛎30g,夏枯草30g,海浮石12g,紫草15g,贯众15g,煎成150~200ml,每次50ml,保留灌肠,1次/日。
2.结扎切除疗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
3.套扎疗法:适用于位置较高的有蒂息肉,直径在1.5cm以内者。
4.电烙疗法:适用于高位的小息肉。
5.及时治疗便秘腹泻痢疾等病。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注意饮食卫生,少食辛辣醇厚之品。
2.保持大便通畅。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疮疡经验全书》曰:“息肉痔,质嫩鲜红,儿童多见”。“垂珠者,其形下垂如珠也”。《外科大成》曰:“悬胆痔,生于脏内,悬于肛外。”
相关文章
 半夏汤(《外台》卷十引《古今录验》)
 刺风
 自学中医,为母治病,希望论坛先生指点!
 四时贴护方(《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我是这样学习中医的,气死你
 头发圆块状斑秃一列医案治验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